西宁市湟中区: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11-26    浏览量: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西宁市湟中区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湟中农业大区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抓实乡村振兴,有效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快速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牢记初心使命,扛起振兴乡村政治责任。西宁市湟中区始终将统筹谋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提升服务能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结合“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总体方案,科学绘就乡村振兴“总蓝图”。及时调整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成立由组织部门和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16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构建党建引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区级领导“包保”制度,通过区级领导包联负责乡镇方式,领衔挂帅、强化督导,构建起区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乡村振兴“三级五方责任体系”,确保任务到村、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发挥区委中心组引领作用,由中心组领学,以上带下示范带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学细悟中央和省、市精神要求,增强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湟中区委组织部结合乡村振兴需要,制定2021年度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组织党员、乡土人才等4000余人进行培训,有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养。


  巩固基层堡垒,凝聚乡村振兴工作合力。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发挥组织优势,牵好典型示范的“牛鼻子”,在“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中,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30个,实现活动阵地规范化布置和“阵地增温”项目全覆盖。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8个,推动农村党组织查漏补缺、晋位升级。结合村级换届,注重将政治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全区村干部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1.7个百分点,平均年龄下降2岁,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精心开展“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以评促建活动“十条措施”,推动全区380个村党组织全部达标。注重发挥群团组织、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作用,通过成立服务队、开展联合生产、完善村规民约等形式,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多元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突出产业振兴,立足银铜器加工和特色种植发展优势,创建鲁沙尔镇“党建引领乡村旅游示范带”和西堡镇“现代农业党建示范区”,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24个,形成“以点带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局面。整合国有资产,由各乡镇党委成立国有独资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乡村振兴项目统筹统管、同步推进,打造发展“龙头”。注重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农村企业设立党组织,建立功能型党委等方式,构建“支部+合作社+协会+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产业链条式、联动式、融合式发展,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样板群”,依托共和镇苏尔吉村蔬菜种植营销协会成立党建联盟,实行统产统销,降低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


  厚植为民底色,激励干部人才尽锐出征。把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激励锤炼干部,倾情为民服务的重大契机,自觉把乡村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人才建功的“大舞台”,推动优秀人才向乡村振兴战场集结。认真落实年轻干部“双百工程”,选配68名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引导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历练成才。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建立高效农业等高层次人才领域“师带徒”培养机制,推进农技专家服务站建设,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引导优秀人才到湟中创业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不断柔性引进各类高精尖人才和培育本土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资源,加强与南京市栖霞区交流合作,先后选派48名专技人员赴南京栖霞跟班锻炼,持续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储备和人才支撑。同时,整合资金4.7亿元,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兴办实体经济等方式,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就业岗位1921个,推动5500余户群众收益。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盘活项目资金23.65亿元,先后实施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项目600余个,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