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市:商圈“百花齐放”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1-04-07    浏览量:

  西大街曾是西宁市区繁华的区域之一。如今,随着城市不断扩容,市场变商圈,商业步行街的提档升级更是将西宁商圈带入了“百花齐放”的多元时代。不断崛起的新商圈成为购物消费的新地标和休闲旅游的打卡地。

力盟商圈。邓建青 摄

  老商圈焕发新活力

  西宁商圈的变迁,为这座城市打下了鲜明的成长烙印。在早期的规划中,西大街便以西宁市区最主要的“中轴”干道而存在。

  “吃穿用住行,无论是哪一样,过去的人们讲,没到过西门和大十字,西宁算是白来了。”在西宁生活了60年的老西宁人范建军深有感触地说,每每站在西门、大十字,脑海里会浮现出这里昔日的繁华场景。

  对于35岁的魏婷婷来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事情,就是和高中同学相约去水井巷市场购物。“高中时期,我和同学每到寒假都会拿着存了很长时间的零花钱,去水井巷市场旁边的开源商城购买新衣服,逛上一天买上心仪的衣服,再在水井巷的小饭馆里吃碗酿皮,别提多高兴了。”魏婷婷回忆,每逢节假日,水井巷市场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城市有活力,更要有“嗨”点,作为西宁市曾经最古老的商业街区,城中区将发挥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麒麟名都等商业综合体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商圈现代化水平,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为传统商贸业高地。

  坐落在城东区的中发源城市广场,尼罗美食城、丝路风情街、新千观光夜市等全时段、多场景消费场所,让这里成为城东区最具现代气息和流量人气的商圈。

  城西区的力盟步行街一改旧时商业巷的容颜,以时尚现代的面貌焕发着新的生机。城北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近年来,西宁市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为总目标,努力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有机统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按照西宁市“十三五”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要求,西宁市“一主、一新、四副”为主体的城区商贸流通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主,即大十字-西门商贸集聚区城市商业主中心;一新,即海湖新区现代化商业新中心;四副,即商业巷商业副中心、建国路商业副中心、小桥大街商业副中心、城南片区商业副中心。

新千广场夜市。城东区供图

  新商圈改变生活圈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西宁市引活水、促活力,不断扩展城市商贸版图,老商圈在不断焕发新活力,新商圈也在不断形成和壮大,西宁迎来了商业综合体新时代,越来越有“大都市范儿”。

  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西宁万达广场、吾悦广场、唐道637商业广场、新华联、新千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周围,休闲购物的市民成群结队。

  “消费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伴随着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入驻,让消费者更看重品位和个性。”市民徐馨说,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在商业综合体的推动下快速升级。

  “我们比较喜欢来这种综合的商业广场,吃喝游玩购一站式体验,很方便。”市民姚女士说,现代综合商业体带给市民的早已不是单纯的买买买,更多的是高层次的享受,这里已然成为朋友社交或者家庭聚会的首选地。

  如今,西宁通过业态的不断更新与升级,打出了组合牌,延长了消费链条,美食、好玩、潮趣……以大业态为主力的“一站式”体验消费成为西宁市民的“新宠”。而业态多样化与消费享受化的商业综合体不仅改变了市民的消费方式,也提升了西宁市的城市形象和作为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一个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一个个商圈逐渐成熟,伴随我省商贸流通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居民消费。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8.1%,消费新业态增势强劲,新增12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商圈迸发消费新活力。

唐道商圈。海东 摄

  商圈带动城市消费提档升级

  商圈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三五”期间,西宁商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前不久,我省认定唐道·637休闲文旅步行街、力盟商业巷步行街、新千丝路风情街为“省级示范步行街”,认定海东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德令哈河东商业步行街为“省级特色步行街”。

  这一举措正是我省以升级改造商业步行街为抓手,把促进商业步行街消费升级与带动商业圈提质扩容落到实处的体现。

  今年,省商务厅将商业步行街发展作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相继出台《青海省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早间经济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商业步行街发展,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支持4条商业步行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动特色街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