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资讯>要闻速递>西宁
西宁市湟源县:走出以工代赈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5-11-07    浏览量:

  2025年以来,湟源县牢牢把握以工代赈项目“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在农业农村领域统筹推进地下管网改造、灌溉沟渠修缮、河道除险加固等基础设施类以工代赈项目14项,总投资达6332万元,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精准对接+组织引领+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推行“需求前置”机制,打破传统“项目定岗、被动安置”的模式,将群众就业需求前置到项目谋划阶段。在项目立项前,开展务工需求摸底调查,精准掌握项目区劳动力结构、就业意愿、技能特长及家庭困难情况,推行“群众诉求+务工技能+项目设计+岗位匹配+政策落地”精准对接机制,建立动态更新的“务工需求数据库”,确保项目建设与群众就业实现“双向匹配、同频共振”。

  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以基层党组织优势破解务工对接难题,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困难群体。由村党组织组建党员先锋队,依托网格化管理开展务工需求摸底排查,实现以工代赈从“被动安置”向“主动服务、精准施策”的转变。项目实施期间,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共同参与项目工程质量、用工考勤、劳务报酬核算发放等关键环节监督,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各种难题,及时对接项目单位吸纳务工群众,切实提升以工代赈政策的靶向性、实效性和群众获得感。

  聚焦“成效转化”目标,释放多重项目赈济红利,最大程度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赈济成效。截至目前,14项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务工群众951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达1308万元,项目用工本地化率达100%。为激发务工群众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师傅帮带、劳动技能专项培训等“授人以渔”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瓦工、木工、砼工、钢筋工等方面的经验传授给务工群众,帮助“低技能”群众学会一技之长,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让“力工”变“技工”,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