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工厂革命性质 自觉提高劳动热忱

来源:延安精神库    日期:2020-12-18    浏览量:

  工厂会议结束前两日,就五十余日讨论之结果,举行总结。该项总结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过去公营工厂工作之检讨,与今后任务之提出;第二部分为工营工厂中工会与支部工作。前者由刘景范同志报告,后者则由邓发同志予以详尽指示。刘景范同志首先指出:在经济落后特别是工业落后的陕甘宁边区,我们为了坚决执行抗战建国的国策,自一九三八年以来,一点一滴地建立了纺织、造纸、化学、工具、煤、瓷、印刷、被服、制鞋等工业,工厂达六十余处,在产量上,供给了我们军用公用的布匹、纸张、肥皂等需要量70%以上,印刷、被服等则全部自给,此在利用边区出产的原料、少数的成本、粗劣的工具以及较低的技术条件下,制造了许多较好的成品,如马兰纸、毛呢、毛线、土布、染料、皮革、肥皂等等,供给抗战需要,解决经济困难,谁也不能否认此一很大的成绩,而这些成绩正是由于我们许多经营工业的干部、技术人员及工人在民主政权之下,发挥了他们高度的热忱、苦干与积极创造性的结果。但是,目前多数工厂所存在的缺点,刘景范同志指出:〔不能否认,还是相当严重的!〕这些缺点的根源,首先是许多干部,技术人员对于新民主主义政权下公营工业的性质、任务与管理方法等、在思想上缺乏一致的明确的认识。

  关于边区公营工业的性质,刘景范同志指出:〔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权,边区之公营工业亦即新民主主义政权管理下之企业,困此,一切生产任务,都是为了供给革命的需要,以争取抗战的胜利。〕故无论工厂的行政、党或工会,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如何以一致的步调,合力完成革命所需要的生产任务。今日在边区劳动的工人,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是抗战的支柱,革命的先锋。因此,必须加强政治教育,以提高工人自觉的生产热忱,使他们了解在边区做工和在外边为私人做工,有其本质的不同,必须使工人明确了解,他们是为自己劳动的这一真理。对过去单纯以提高工资刺激工人生产情绪,忽略政策教育的思想,刘景范同志特加的抨击:〔此不能达到提高生产的目的,且不合于边区的政治要求。〕

  

(见《解放日报》1943年5月1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