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育才养才用才沃土 着力集聚新青海建设优秀人才——全省人才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8-10-30    浏览量:

  人才是强省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牢牢把握工作目标、始终确保创新力度,牢牢把握工作规律、始终确保创新精度,牢牢把握工作实际、始终确保创新效度,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力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改善人才发展总体环境,持续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才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持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大幅度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谱写了人才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政策破冰先行

  ——让人才有“聚”的引力

  政策是聚集人才的“风向标”,是人才发展的“保护伞”。近年来,我省坚持政策先行,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供给,力求以政策突破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让人才政策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

  抓党管人才之纲。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构筑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省级层面成立了由组织、宣传、人社、科技、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也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出台《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4项制度,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明确党管人才的工作抓手。截至目前,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已召开会议18次,在研究全省人才工作重大问题、部署年度任务、推动工作落实上发挥了重要的宏观指导作用。

  抓综合政策导向。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着眼强化顶层制度供给、构建青海版人才治理体系,围绕解决原有政策零散碎化,措施不够“解渴”等问题,构建起了以《青海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统领,《“青海学者”计划实施办法》《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方案》《青海省“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为承载,《青海省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青海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评选奖励办法》为保障,30余项地区部门特色政策为配套的升级版人才制度框架。在“以人为先、以用为本”上实现了人才评价、人才引进、编制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和鼓励基层探索的五大突破,在“紧扣发展、紧贴省情”上凸显了融合发展、柔性引才、基层导向、精神引领的四大特色,特别是提出“不看时间看业绩”的柔性引才思路等,开创了青海人才工作的先例。

  抓专项政策保障。推动职能部门积极主动进位,瞄准人才改革重点领域大胆创新,起草制定和修订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等9项配套政策,特别是聚焦各方面人才关注热点,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改革,将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在政策层面实现了让高端人才更有成就感、更有获得感。各地区积极跟进,努力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西宁市制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试行)》,海东市制定《人才“黄金谷地”建设计划》《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海西州制定《“十三五”期间高端创新人才百人计划实施方案》《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等区域性政策。

  改革持续深化

  ——让人才有“干”的活力

  体制机制是集聚人才的“引力场”,是人才发展的“活力源”。近年来,我省在制度和机制创新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大文章,围绕“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推出职称改革、创新激励等一系列增动力、添活力的新政,步稳蹄疾推进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人才发展新高度。

  向用人主体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设立特殊人才职称申报“直通车”,分类推进职称评审权下放,积极推动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评审工作,在原有下放中级职称评审权的基础上,首次实现对高校普遍下放高教系列、科研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权,对青海大学下放高教系列、科研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权,对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下放高教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权,对西部矿业集团公司、青海省投资集团公司、青海省路桥公司等企业下放工程系列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审权。特别是从2018年起,按照“成熟一个、下放一个”的思路,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州和企业延伸,下放部分系列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审权,真正赋予用人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驱动用人单位在用活人才上“迈开步”。

  为人才发展松绑。坚持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树立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的导向,减少职称评价前置条件,明确“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不将学历、职称作为评价创业型、实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不将外语、计算机等作为评价基层一线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健全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职称评审办法等5项政策制度,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等级设置为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突出职业道德考核,不片面强调学历、资历,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教学竞赛、教学成果、优质课比赛等活动成果作为业绩条件可替代论文。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实为人才发展“减负”和“松绑”。

  鼓励改革先行先试。鼓励因地制宜开展人才管理差别化探索,青海大学依托良好的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出台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双聘”高层次人才管理等配套政策13个,借助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搭建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平台33个,通过“双聘”“特聘”机制汇聚了以王光谦、董家鸿、卢强院士等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人才高地科技创新、产学研平台集群初步形成,在西部高校聚集和激励高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出台《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联盟方案》《省外柴达木人才智力储用库及汇集中心建设方案》等新政,与国内32所高等院校、26家科研机构展开产学研战略合作,与国内208名专家院士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吸引集聚省外高端人才开展熔盐储能、镁钛合金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4项,成立“盐湖资源利用”等4个重点实验室,实施大飞机拆解、高原生物基因库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形成了创新人才与优势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品牌助推发展

  ——让人才有“用”的平台

  品牌是聚集人才的“晴雨表”,是人才发展的“指向牌”。近年来,我省坚持创新人才工作载体,着力实施一批覆盖领域广、涵盖面宽的重大人才工程引领和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并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人才工作品牌。

  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形成人才集聚“虹吸效应”。2016年,省委省政府着眼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小绿洲”,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依托高原农牧、盐湖资源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兼顾生态环保、民生发展等领域需要,强力启动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明确引进和培养人选最高可分别享受150万元、100万元的特殊支持,以及落户、社会保险等19项人性化优惠措施,精准引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急需的杰出、领军和拔尖人才。计划实施当年便实现“开门红”,引进高端人才100名、培养高端人才人选135名,分别较上年增长11.5倍、5.75倍,实现了高端人才引育和量质并举的历史性突破。计划实施三年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83名、支持培养本地高层次人才383名,已成功打造出了“近者悦、远着来”的拳头品牌。2018年,省委省政府着眼打造“青海学者”品牌,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在省内居塔尖的“青字号”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启动实施了“青海学者”计划,经评审,授予王体虎、潘彤、索有瑞、赵生秀、马成俊5名扎根青海、贡献青海的高水平专家“青海学者”称号。该计划明确支持培养周期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每人每年15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每人每年50万元,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50万元、一次性住房补贴50万元,并按照国家两院院士标准,兑现医疗保健、休假疗养、差旅待遇。计划的实施,有效发挥了高端人才的凝聚、牵引、带动效应。

  开发本地人才资源,盘活本地人才“存量”。坚持固本培元、夯实根基,把培养本地人才、盘活本地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主要举措,以实施人才工程为抓手,大规模培养、培训、教育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量”。积极争取资金,实施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打造出特色创新创业团队52个,集聚高层次人才400余人。深入开展“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选拔优秀专家315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68人,评选出学科带头人368人。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程,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次。选派320名骨干人才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赴省外学习研修。实施“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遴选90名高校教师作为学术领军人才、拔尖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深度培养本地高层次人选383名、团队22个。实施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项目,加大对实用型、技能型等中初级人才培养,每年坚持培养重点领域骨干人才2000余人次。撬动国家人才项目资源,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为基层累计输送和培养专业人才2857人。特别是在强化基层人才培养开发上,探索出“订单班”培养本地水利人才、“组团式”引进医疗人才等鲜活经验,形成了艰苦边远地区积极破解人才发展难题的创新模式。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现高层次人才“增量”。立足自身实际,突出高端引领和以用为本原则,着眼盐湖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现代生态农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新业态、现代服务产业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多条途径、多个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着力形成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聚才引智生动局面。实施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充分对接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连续三年累计精准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283名、团队7个。广开进贤之路,全力做好“博士服务团”工作,先后接收21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来我省服务,特别是医学博士有效推动我省多家医院相关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了医学博士团队式服务的品牌。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依托对口援青平台、国家重大工程等载体,大力开展人才智力柔性引进工作。建立依托援青资源开展“组团式”智力帮扶机制,启动实施18个试点项目,成立援青人才(博士服务团)联络服务中心,设立临床医学、生态环保等4个特色研究基地。特别是在清华大学等高校“组团式”对口帮扶青海大学成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北京师范大学对口帮扶青海师范大学工作。连续五年组织“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累计选派239名京青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智力服务。与北京签协议,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层次,把服务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建立“后补助”支持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引进各类高端智力,如青海藏羊集团借助引进国外智力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先后从外国引进专家180多人次,首创“丝毛合织机织藏毯”“丝绒合织机织藏毯”等新产品20多个,机织藏毯工艺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对口援青、博士服务团等中央人才支援项目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盘活援青资源、用好用活援青人才的重要性,并不断依托援青资源,在引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智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试点项目,初步探索出了“打好‘青情牌’,念好‘人才经’,使援青人才成为青海引才的‘增长极’、用才的‘蓄水池’”的人才发展路子。今年年初,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天津、上海等6省市,回访慰问231名往批援青干部人才和博士服务团成员,取得热烈反响和热情回应。今年8月举行的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与人才发展研讨会——2018年援青人才论坛,不仅有150余名往批援青干部人才回青参加,而且还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50余篇论文和研究报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第三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广大往批援青干部人才积极关注、踊跃申报,最终15名专家学者成功入选。

  环境持续优化

  ——让人才有“家”的温暖

  环境是聚集人才的“保障力”,是人才发展的“生产力”。近年来,我省着力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人才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积极创造拴心留人、聚贤纳智的外部环境,营造尊贤尚才、优才留才的社会氛围,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才有了“家”的温暖。

  持续强化人才投入。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在省级政策加力升级、省级资金优先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和带动市州和重点用人单位创新人才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形成了全省上下一股绳、合力投资人才发展的大格局。特别是2016年以来,全省人才发展工程专项资金每年保证投入1亿元,各市州配套资金每年保证投入4500万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年均投入增长5.5倍和2.69倍。如西宁市2018年投入在人才开发上的资金额度是前五年投入总量的7.7倍;青海大学从2012年起,每年保证学费收入的5%用于人才队伍建设;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选,按照省级特殊支持经费同等额度配套。

  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制定“人才之家”建设10条措施,协调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聚集单位建成“人才之家”15个,仅2017年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5个,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着眼改善人才居住条件,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启动人才住房保障工程,2016年新建人才公寓1580套,比2015年增长2.36倍;2017年到2020年,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层面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住房保障,引进人才可享受80—160平方米的住房;同时,积极鼓励并支持市州、县市区加快人才公寓、人才社区建设,乌兰县人才公寓升级改造后投入使用,海东市依托科技园打造了“9+1+1”高标准人才社区,为杰出人才提供团队工作生活别墅9套、为青年人才提供周转公寓250套、为创新人才提供交流活动会馆1座。全面落实人才关爱关怀机制,连续四年组织66名省内优秀专家携家属赴外地疗养,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关爱。注重人才政治引领,依托“原子城”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基地,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制度,先后组织120名省内专家和海归人才参加国情省情研修,受到参训人才的广泛好评。

  持续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能部门、相关地区、各类人才使用单位育才引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评选表彰活动,首批4家单位入选。积极拓展青海人才工作影响力,客观总结并展示近年来青海人才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索青海人才研究的前沿课题,2017年首次正式出版《青海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开通运营“人才青海”微信公众号。同时,加大人才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宣传我省人才政策、人才工程和人才先进典型,有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在人才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全省上下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拓的思路,聚集八方英才,构建符合青海省情、具有青海特色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