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党史】“时代楷模”尕布龙的故事——刘璐作品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10-15    浏览量:


  诵读人:刘璐,来自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诵读感言

  他,一身蓝布衫,工人形象;两腿烂泥巴,农民本色;他是从草原走来的放羊娃,他身上带着一种草原的气息,他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

党史书籍推荐


  《红旗漫卷西北高原:缅怀习仲勋在西北》,本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何载,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兼中南海党总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书记。本书记述了习仲勋同志在西北战斗、工作的往事。作为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作为习仲勋同志的老部下,作者大量使用了口述史料,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追忆习仲勋同志战斗、工作期间“最有创新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对习仲勋同志在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中的历史功绩以及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大西北的解放和建设所作的巨大贡献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本书史料丰富,感情真挚,思考严谨,是一部富有特色的缅怀习仲勋同志的回忆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

江南点评

  作品制作精良,善用多种声音元素。发音准确,声音温婉,感情细腻,语气、语调、节奏变化得当,娓娓道来讲述动人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在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尕布龙的故事。

  1926年,尕布龙出生在青海省海晏县的一个牧区,曾经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1950年24岁的尕布龙参加了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了青海省河南县委书记处书记、青海省畜牧局局长等职,虽然职位越来越高,但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群众。

  尕布龙接受采访音频

  1970年,尕布龙搬进了西宁市的畜牧局大院,附近坐落着几家大型医院,常常有贫困群众前来寻医问药。

  一次,尕布龙得知有位牧民因为在西宁举目无亲又不通晓汉语,食宿、就医都遇到了很大困难,这让他十分心疼,他决定想个办法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时,尕布龙在大院里分了4间平房,每间18平米。他干脆将这4间平房全都改造成旅店,免费为大家提供食宿,帮助他们寻医问药。很快尕布龙无偿帮助贫困群众的消息在青海传开了,许多到西宁办事或看病的群众纷纷到他这里落脚。由于尕布龙的家时常有身穿皮袄、长袍的牧民出入,他的家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牧民店”。

  尕布龙的外孙女达什姐莉接受采访音频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30多年过去,尕布龙从局长变成了副省长,“牧民店”的地址换了几次,迎来送往的群众却从没断过,总数不下六七千人。

  曾经受过尕布龙帮助的卓玛一家,每每想起尕布龙的恩情,依然会热泪盈眶。

  卓玛接受采访音频

  在卓玛母亲手术住院期间,尕布龙只要一有空就会前去探望,有时还会熬上一些肉汤亲自送到医院。在尕布龙的精心照料下,卓玛的母亲很快就康复了。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卓玛选择在毕业之后成为海晏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为家乡父老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3年,尕布龙退居二线,他又一头扎进了西宁市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当中。那一年,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曾经的西宁市,冬春黄沙漫天,夏秋泥沙俱下,放眼望去满目苍黄。在大家眼中,在南北山种树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尕布龙偏不信邪。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亲自上山挖树坑抬树苗,中午就在山坡上和工人们一起啃馍馍喝凉水,晚上如果太晚,干脆就在山坡上凑合睡一宿。

  就这样,积劳成疾的尕布龙在2011年10月8日,带着对青海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位高原的蒙古汉子,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对青海大地终生不渝的依恋,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

  尕布龙司机刘启新接受采访音频

  虽然尕布龙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用18年的奋斗,给西宁市留下了郁郁葱葱的青山,用30年的坚守为牧民在省城建起了一个“家”;用50年的奉献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用85年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