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党史】《毛泽东与红井的故事》——徐春玲作品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08-06    浏览量:


诵读人:徐春玲,来自西宁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二科。

诵读感言

  这个小故事讲述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的感人历史故事,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真可谓是一口红井哺育了几代人,一篇党史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党史书籍推荐


  《毛泽东阅读史》,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晋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该书以时代为序,以毛泽东读过的代表性书籍为线索,系统分析了他读书的目的与实践运用,回顾了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史,也从“读书”这一角度揭示毛泽东的精神发展历程。

江南点评

  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气势有余,细腻不足。应注意前后鼻音的发音。


  “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每当听到这句话,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瑞金的那口红井,那甘甜清澈的井水啊,至今源远流长,沁人心脾。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来沙洲坝。住在农民家的毛泽东正处在一生最落寞压抑的时期,信息闭塞,大事管不了,他却做了一件“小事”,让当地群众至今都记得他。

  毛泽东和村民聊天中得知,沙洲坝人一直都在饮用涝坝污水,既难以下口,又不卫生。问他们为何不挖口井,老百姓都摇头不语。“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原来干旱的沙洲坝,被风水先生说成是条旱龙,不能打井,如果打坏了龙脉,十邻八乡都要遭殃。天生不信邪的毛泽东不相信沙洲坝挖不出水来,决定给村民挖一口井,解决村里这个老大难问题。

  当年,从韶山冲走出来的毛泽东,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这天,天刚刚亮,毛泽东领着驻地机关的同志一起前来挖井。他一边挖井,一边乐呵呵地对大家说:“听说有的乡亲迷信风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一席话逗得大家都乐起来。几天后真的挖出了水,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大家高兴地下到井底,铺上一层薄薄的石子、石灰和木炭,让水变得更加清澈,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就这样挖成了。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井。小小一口井,贮满了清泉,也贮满了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谊。

  红军撤出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把井填掉,群众一次又一次把井挖开,依然喝着这井里的水。亲人不在了,红军远走了,然而井还在,井里的水依然清澈、甘甜。

  直到1956年,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泽东,派中央慰问团来瑞金慰问,当时的沙洲坝人为了迎接慰问团的到来,便在井边上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如今,红井享誉海内外,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甘甜的红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儿女。这红井是一座桥,体现着党与群众血肉相连的浓浓深情;这红井是一面镜,映照出党与群众心心相印的优良作风;这红井涌出的并非普通的泉水,而是共产党人为百姓挖的幸福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