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读党史】飞天骁将黄公略 ——杨俊杰作品

来源:西宁市委组织部    日期:2020-06-29    浏览量:


  诵读人:杨俊杰,爱好历史、文学、地理,乏兰台之才,但信天道酬勤,始终读书不辍。现供职于西宁市城北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

背景知识

  本文节选自党史纪实作家少华所著的《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一书。1989年11月和1994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认定了我军33位军事家,其中有11位牺牲于建国前。本书就是以这11位军事家为对象,通过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他们生如春花之绚丽,逝如秋叶之静美的一生”,展现了他们出色的军事业绩、卓越的军事智慧、惊人的战争勇气和非凡的人生品格。他们的名字是:叶挺、段德昌、黄公略、曾中生、许继慎、蔡申熙、刘志丹、方志敏、左权、彭雪枫、罗炳辉。

江南点评

  声音浑厚,发音清晰,气势十足。不足是节奏过于单一,感情略显平淡,可以针对性地练习完善。(PS:本音频作品今日将同步在FM95.6夏都好声音中播出,敬请各位关注聆听。)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他少年时性情刚烈,一言不合便拔拳相向,经常惹出事端。其父是个落魄秀才,特地抄录了苏轼的《留侯论》让他背诵:“……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父亲为他讲起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说:“你脾气暴躁,心里藏不住半点秘密,这样只能做绿林好汉,当不了大英雄。”

  父亲的话,令黄汉魂羞愧难当。此后,他改名黄石,字公略,发誓以精通韬略的张良为楷模。

  黄公略从小爱读兵书,十七岁离开湘乡到长沙投奔湘军。在湘军中,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彭德怀。1927年春节过后,黄公略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被黄埔军校高级班录取。黄公略和彭德怀都是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公略还参加了广州起义。

  1928年2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由已升任团长的彭德怀推荐,担任随营学校副校长。

  黄公略办军校,军政并重,除教授战术、地形、筑城、兵器、操典等教程外,特别重视政治课的教育。他经常讲授国民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前途,讲授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和农民运动的特点,启发学员的阶级觉悟。随营学校第一期招收的学员有近二百名,后来都参加了平江起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1931年4月,蒋介石集结二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当时,红一方面军只有三万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5月14日红军总部截获公秉藩师公然使用的明码通知:“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去东固。”

  毛泽东和黄公略探出,在大路外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山间小路。两人经过商量,果断决定改变原定行军路线,寻小路提前到南侧山岭埋伏。

  5月16日清晨,公秉藩师从固陂圩出发朝东固前进。谁知,全师殿后部队刚离开中洞,突然随着一声炮响,山谷震荡,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轻重机枪和步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将全师官兵压制在谷底,上万名红军战士从山岗密林中、草丛中跳出,像猛虎一样扑下山来。

  “这些人是从天上掉下来吗?”公秉藩根本来不及部署抵抗,一个万人之师立刻分崩离析,很快被歼灭光。

  黄公略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观察战斗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赠给黄公略一个外号“飞将军”,并把他写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黄公略之死来得非常突然。这位威镇敌胆的虎将,屡经大战、恶战、苦战,从来没有带伤挂彩,但是,他却倒在一次普通的行军途中。那天,为了掩护救援部队,黄公略从安全的隐蔽处一跃而起,指挥射击吸引敌机,却不幸中弹牺牲。

  毛泽东挥毫泼墨,为追悼大会题写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