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22-05-26    浏览量:

  网友关注

  萍水相逢@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织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相依、文化相融、血脉相通,铸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成为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省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少数民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如何更好地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四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有机融合?

  我是星星啊@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青海各族群众不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河湟文化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随着青海文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内涵被世人熟知,今后如何加强对外交流,让青海民族文化“走出去”?

  水木清华@ 我是一名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讲解员,近年来随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步伐加快,青海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坚持思想引领,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何针对农牧民、务工人员、学生等不同群体更精准地开展“滴灌式”教育?

  (本报记者 陈俊 整理)

  代表回应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 才科杰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标准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实施好社区“石榴籽家园”。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围绕巩固拓展国土绿化成果、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实施好屋顶光伏、牧光储互补、天然气入州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为全省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尖扎贡献;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实做精民宿产业、特色种养业、手工业等特色民族优势产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演员 李才让

  聚焦交流融合,拓展文旅融合新平台,借力“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要机遇,把做好河湟文化交流传播作为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河湟舞台艺术创作、文旅节庆活动,深化“一带一路”旅游城市联盟、“黄河旅游城市联盟”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各类对外文化旅游交流、展览展会活动,做好“河湟文化”品牌营销,讲好河湟故事,打造“河湟文化”IP,让河湟文化走得更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二小学教师 马进芬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统一规范与因校、因地制宜相结合,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努力为校际之间、班级之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加强各民族学生间的了解,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培养共同的价值认知、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让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

  (本报记者 魏慧敏 整理)

  百姓寄语

  一路走来,我们见证了青海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进的历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乡镇党委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始终将民族团结融入中心工作,创新探索“党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以加强党性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根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把洪水泉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高地,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切实让全乡群众享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改革红利。

  ——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党委书记 王雁翔

  作为民族地区基层宣传战线上的一名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合在各行业各领域中,持续开展政策宣传、文艺表演、志愿服务、歌咏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并通过完善宣教体系,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美更艳。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鲁敏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为今后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强化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四地”建设等工作中,共创更加和谐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石大仓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索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