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 基层党员干部“莫等闲”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2-04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对新形势下的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上下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转变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作为脱贫路上的引路人、帮扶责任人,在工作中,要时常提醒自己:“莫等闲”。
思想“莫等闲”。脱贫路上,不乏一些党员干部起初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取得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不愿前行,部分党员干部因和家人聚少离多,长时间扑在村里工作产生了负面情绪,不积极工作的同时,不愿思考、奋斗,欲在农村晃晃悠悠的“安度”职业生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不主动思考为摆脱村里现状谋出路,导致整体工作长期滞后,疏远了党群的关系,扯了新时期的后腿。身体累了倦了,可以短暂地“闲”下来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前行,若大脑随时想“闲”下来,前方则是不加思考、惰性养成的高危预警,是对群众、对工作的不负责,亦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党员干部要心中有党有群众,心里切不能“等闲”,思想万不能“偷闲”。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对政策方针的学习,勤于思考,保持思想随时前行,主动深入群众中找出问题、针对问题加以解决,切莫“闲等”贫困群众告知缺什么少什么,再不假思索地给什么、补什么。这样治标不治本的帮助,不能找出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在惯出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贪欲的同时,作为党员干部,不加思考地被动工作,和部分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有何区别?
作风“莫等闲”。在新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慵、懒、散、慢、拖”等不良作风易在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如:不及时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将自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置之事外,遇事缺乏处理方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回避难题,缺乏敢闯敢干的奋斗作风,工作就被动。作风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作风优良是打胜仗的关键,军队如此,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亦是如此。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与贫困群众接触最多的“贴心人”,应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认真查摆自身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摒弃不良作风,敢于和党内不良之风作斗争,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表率,及时将国家相关扶贫攻坚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敢想敢做,勇于担当,完善自我,为新时期的脱贫攻坚工作助力。
行动“莫等闲”。“这个工作还在思考当中”“等上面喊了再做”“等我手头的事情空下来再做”“我只管把交代给我的任务完成就行了”,这种想法往往易滋生于部分思想不坚定、等任务、等安排,要求低、无目标的党员干部中,在脱贫攻坚的艰苦战役中,部分党员干部有想法,却不付诸于行动,本着有党性、讲原则、讲政治的同时,可以先行一步,灵活处理,却非要等“上头”发号施令,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更是束手无策,畏首畏尾,互相推脱责任,不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味地抱着“等安排、等支援”的心态。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抗贫一线,若凡事都是“等安排”,行动不及时,则让“党员干部”这个称谓在贫困群众心中大打折扣,影响脱贫攻坚的进程。作为脱贫攻坚战役一线的“战士”,工作慢不得、拖不得,党员干部应做到敢作为,有担当,树立先锋旗帜,保持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把村里和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刻提醒自己,行动“莫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