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7-04-20 浏览量: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2014年6月9日,他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今年2月,为了具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成都市发布了“成都人才36条”。结合成都人才需求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政策,是“成都人才36条”的灵魂与核心,它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成都人才的招揽和培养做出的全面周到与以人文本的制度安排,必将有力推动成都人才建设,为成都市适应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走在创兴城市发展的前列发挥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成都平原自古文明繁荣。3000年前三星堆人的浩荡迁徙揭开了这片土地萌动的序幕,金沙人盛大的祭祀昭示着这片土地文明的繁荣。自古文人多入蓉,浣花溪畔还流传着卓文君的逸事,薛涛笺上的诗篇还散发着芳香,杜甫久居的茅屋依然掩映于竹林,李白行吟的潇洒随锦江水涓流至今。元稹、岑参、黄庭坚、陆游来过这里,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李白、苏东坡三父子、吴玉章、李劼人、张大千、郭沫若、巴金生于斯地,他们是天府之国奉献给中华文化的杰出人物。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成都古城焕发出与日俱进的时代光彩,成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城市。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成都城市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其他较为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事业只能依靠人才来完成。在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面前,成都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竭尽全力,力争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凭借天府之国的天然优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人才战略为支撑,全面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腾飞努力拼搏。
“成都人才36条”为成都的人才流动铺就了绿色通道,为成都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智力基础。“36条”为古老的天府之国注入新鲜血液,成都古城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祖国西部,实现美好的强市梦想必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