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探析
来源:《党建》杂志 日期:2018-05-15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这一全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根本的政治建设,其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
一、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一)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对政治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信”而至于“仰”。对政党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坚实支撑着这种信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继续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用这一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二)政治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新时代,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号角。现阶段,我们要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二、政治建设的逻辑过程
(一)维护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成文的、刚性约束的规矩,是不得触碰的“高压线”。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政治纪律的约束,允许成员在政治上各搞一套、行动上我行我素、思想上离心离德,这个党就不可能团结统一,不可能有战斗力。近年来的典型案例表明,一些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都是因为在政治纪律上“破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这不仅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对现实严峻挑战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纪律从“立”到“定”、从“讲”到“守”,无不是在破除积弊、重整纪律。
(二)遵守政治规矩。政治规矩强调自我约束,重在自净自律。政治规矩的范畴更大,一些未明文列入政治纪律的要求属于政治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政治规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党的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政治体现,是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和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规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任何人都不可逾矩。
(三)建设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党员对政党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是影响政党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隐性力量。就党内政治文化而言,党的优良传统是其“风骨”,是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对党内政治文化起着奠基的作用;革命文化是其“魂”,是党内政治文化最宝贵的精神优势和不可缺的精气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本”,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
(四)健全政治生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十二个方面就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五)优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要坚持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
三、政治建设的逻辑要求
新时代伟大工程的实践说明,加强政治建设就是要促进广大党员提升政治能力、锻造政治品格、保持政治定力,从而把稳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
(一)政治立场。坚守政治立场,首先要坚守人民立场。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决定了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干部一方面要贯彻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保持赤子之心,给群众当公仆、办实事、解难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应对新变化,拓展多种渠道,尤其是掌握新形势下党群关系规律,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坚守政治立场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真正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政党主体在政治上排除干扰、保持方向、坚守立场的能力,包括对政治信仰的坚定守护、对社会制度的高度自信、对决策部署的有力贯彻、对错误思想的辨别抵制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保持政治定力,必须要保持理想信念上清醒坚定,这是衡量政治定力的首要标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每一个党员必须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理想有清醒的认识,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保持政治定力,还要坚定“四个自信”,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站得稳。
(三)政治品格。政治品格是广大党员在为民用权、谋利、服务过程中所展现的做事风格和道德修养。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最首要的政治品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品质,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勇气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影响和参与政治决策的能力。理论学习是其“基”,只有认真学习理论,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才能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政治历练和政治经验是其“本”,领导干部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实践中提升素质。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是其“要”,共产党人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与领导职责相匹配是其“核”,要强化担当精神,主动作为,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