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2018-06-21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气势恢宏、催人奋进。不断重读《报告》、深入研究《报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震撼人心的气势和力量,来自于《报告》对我们已经走过的具有全方位开创性意义辉煌历程的全景再现,来自于《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回答,来自于《报告》对中华民族所处历史方位、复兴前景与行动纲领的清晰勾画,也来自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自信从容、清醒理性、变革创新、团结凝聚、自觉担当等可贵精神在《报告》中的通篇融贯。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是《报告》所讲大会主题的句首四字,是《报告》全篇展开的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一是心有民族。《报告》在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回顾与展望中揭示了党的命运与民族命运间的深层关联,提出了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建设伟大工程的新要求。二是心有人民。“人民”二字,不仅是《报告》中的高频热词,也是《报告》最根本的立场、最鲜亮的底色。三是心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为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精神引擎。《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为的就是共产党人时刻挺直精神脊梁、始终成为民族脊梁,担当人民的重托、民族的使命。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报告》凝聚人心的强大磁力。

自信从容。引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有自信从容的足够底气。《报告》不仅基于历史和当下的事实做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论断;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报告》不仅写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就自信,也郑重表达了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前景自信和能力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所传递的,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的从容和自信。自信从容,炼就于砥砺奋进的开创性实践,更是我们写好时代新篇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

清醒理性。《报告》展现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自信从容,也贯穿着面对现实世情国情党情、面对新征程新使命的清醒理性。一是清醒理性地把握我们的历史方位、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在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新判断的同时,特别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二是直面问题。《报告》强调“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于党的建设,不仅强调要“勇于直面问题”,更要求要“敢于刮骨疗毒”。三是深刻把握我们建设事业的艰巨复杂性,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清醒理性,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行稳致远的重要前提。

变革创新。勇于变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着民族复兴的反复探索中获得的历史启示,也是我们成就初心、开创美好未来的不二法则。《报告》强调要有顺应时代潮流的高度自觉,永不停顿地开展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在实践方面,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理论方面,必须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理论上跟上时代。《报告》还将对广泛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关注与强调融贯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部署之中。对变革创新的强调与坚持,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春气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应有的精神状态。

团结凝聚。《报告》基于对团结凝聚之于党的生命力和民族复兴伟业意义的深刻把握,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凝聚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全民族团结凝聚的明确要求。在对五年来工作的回顾中,《报告》既揭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的原因,又阐明了党的建设中这一重大成就的深远意义。在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中,《报告》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进一步增强全党团结凝聚的根本遵循。在强调全党团结凝聚的同时,《报告》还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了全民族的团结凝聚问题。《报告》要求全党“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大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永远朝气蓬勃的重要根据所在,是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磅礴伟力的聚合之源。

自觉担当。自觉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历史使命的深刻体认和坚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述共产党人的担当问题,这种担当的自觉,同样跃动于《报告》全篇。《报告》多次以“主心骨”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的是强烈的担当精神。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报告》对党的建设问题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和战略部署,对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担当使命作出了鲜明有力的回答。从一定意义上讲,《报告》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时代历史使命及其担当的宣言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大担当和新作为的行动纲领。有了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浑雄壮丽的实践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写入新时代的伟大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