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熬”字看组工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8-08-11 浏览量:
每次遇见老组工,看着他们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能游刃有余、独当一面、成绩斐然,无比羡慕、崇拜、向往,跟他们讨教经验,他们会以“过来人”的口吻说,“在组织部的大熔炉里再熬几年,你们也一样”。莫言说:“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
“熬”字很有穿透力、想像力、说服力,一个字概述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透过它就会发现,熬是起点与终点间必不可少的转化阶段,就好比茶需要慢慢泡才有味,酒要慢慢酿才香醇,生米要慢慢煮才会变熟。曾国藩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这给我们组工干部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不断精进,透过眼前,一步步走,一天天学,一年年熬,熬出笑对酸甜苦辣咸的组工能力,自有繁花似锦未来!
组织部的熬,看似任务重,实际上是在考验、是在历练。在组织部工作,忙是绕过不去的经历,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议,加不完的班。常言道:“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可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熬不动了,真的很累,或许“头晕眼花腰酸背疼腿抽筋”能形容一下累的程度。但是,经过一步步考验后再回头看看,一切都熬过去了。当大大小小的任务接踵而至,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作战,组工们从手忙脚乱、到勉强应付、再到得心应手,收获了超乎常人的坚毅品格,慢慢具备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责任担当、在任何岗位都能“以一当十”的本能。
组织部的熬,看似要求高,实际上是在打磨、是在蜕变。组织部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举例来说,考察的严密、材料的工整、会议的严谨等都是组织工作的常规要求,一切冠以组织部的“名号”都是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的,每一件出品也都是磨出来的,但是出品必是精品!曾经有领导评价说,“组织部的所有材料都不需要修改”。可是在百折千磨中,组工们也常遇到写材料的抓狂,头皮的发炸,文字的词穷。毛主席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此时的熬,每一天都是骨子里的坚持,是对困难的不惧,是对高标准的思维定位。组工们自觉把疼痛作为砥砺自己的“磨刀石”,心性越磨越坚韧,追求越来越执着,磨出了“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抵御力,形成了“轻舟飘过万重山”的气质。
组织部的熬,看似时间长,实际上是在积蓄、是在升华。组织部的同志都知道,进了组织部,县级要工作5年以上,市级要工作10年以上,省级就更长了.....熬着熬着,似乎看不到边际,没有进展。大家都听说过竹子的成长经历,竹子熬了4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若熬不过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长15米。此时的熬,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组工们甘于寂寞、埋头苦干、自觉奉献,把自己当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岗位上慢慢积蓄。一年年后,当内心已宁静,处世已淡定,则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之认识,有了“岩下清泉须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的特质。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没有经历过“熬”的人,哪能知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怎能具备“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静下来能思、沉下去能干”的能力。组织部的熬是自己与成长对话的机会,是最具有“财富”的时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先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组工干部的现实写照。我想老组工回首组工经历的时候,应会感慨,“幸得人生此煎熬,他日陌上多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