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9-06-04    浏览量:

用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用好区域战略的畅通之源,更深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衡量改革的有效性要从国家改革发展全局出发,既看单项改革执行落实情况,也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相关制度的集成效果。在不久前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很多省区市都有叠加效应”,要求各省立足省情、抢抓机遇,“左右逢源”。从战略全局把握改革的“集成效果”,从空间布局用好发展的“叠加效应”,宏观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中观上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有利于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重要的经济工作方法论。

相对于“单兵突进”,制度的“集成效果”有利于改革朝着纵深推进,形成合力破难题、解新题。以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为例,民办园所对改革的配合意愿不强,主要担心的是投资收益下降。对此,如果仅靠补贴恐怕效果有限。只有让物价部门厘定收费标准、让规划部门明确土地性质,同步协调租金、设备、人员的编制与培训等,使得民营资本“有得赚”、普通群众“上得起”、政府监管“跟得上”,普惠二字才真正立得住。其他诸如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社区养老等面临的复杂局面,同样需要结构化系统化的集成攻坚。

相对于“分兵把守”,战略的“叠加效应”有利于用好政策红利,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以湖北省为例,有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的依托,要把搞大保护、“绿满荆楚”放在首位,又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支点,也离不开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有破有立,就不能简单把高污染企业一关了之,而要通过“关改搬转”等一系列办法促其重生,实现“含绿量”与“含金量”的共同提高。其实,无论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还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都可能存在双重或多重的政策叠加,都需要治理者因地制宜、统筹谋划。

纵横当有凌云笔。追求改革的“集成效果”、实现发展的“叠加效应”,关键办法是善于在具体工作中“左右逢源”——这个“逢源”不是投机取巧的招数,而是要用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用好区域战略的畅通之源,更深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激活动力之源,必须紧紧扣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健全各类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疏浚畅通之源,必须努力完成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部署落实,统筹全局、整体推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掌握“转盘子”的艺术,把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

应当看到,集成、叠加都需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体制机制确认下来。当前,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就要秉持“止于至善”的决心破解发展的不平衡,运用“左右逢源”的策略应对发展的不充分,这离不开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调控的经验累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调控与改革并举、发力供给侧等创新,使得目标与政策、协调、监督考评、保障等具备了体系化、机制化的现实条件。正因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指导意见》,成为我们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国内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制度保障。

统筹谋划好“集成效果”与“叠加效应”,有序协调好各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我们定能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更高水平的宏观调控实现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