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7-12-14    浏览量: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有了人才优势就会有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当前,长沙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把人才作为培育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推进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双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长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政府职能从“前台唱戏”转为“后台服务”,将工作重心圈定在谋划人才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服务上,形成了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扶持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发展机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8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专家。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必须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提升招才引才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以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居住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创新人才服务,促进人才、科技、资本高度融合。加快培育社会化、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机构,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逐步构建功能整合、专业细分、制度完备、管理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推动人才工作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

推进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双提升”。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才资源的规模与卓越度,决定城市的人文内涵与发展潜力。人才工作要聚焦发展、聚焦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哪里,人才工作的重点就要跟进到哪里。近年来,长沙针对人才资源特有的能动性、再生性、增值性,紧扣发展需要,紧扣“人才新政22条”等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成功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及高端人才团队,并创办了一批优秀企业,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崛起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统筹人才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将人才工作放到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产业结构为导向优化人才结构,像调整产业结构一样调整人才结构,围绕市场和人才需求,优化政策供给,打造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结构,实现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推进人才链条与创新链条“双发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多年来,长沙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独特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诞生了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北斗导航应用等世界级科研成果,城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科技竞争力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新时代,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人才作为战略资源,既要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鼓励院校围绕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让“人才链”跟上“创新链”,为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又要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让大学生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系列人才,与创新项目、创业孵化、金融资本等创新要素相结合,切实提高人才创业创新成功率。

推进创业环境与生活环境“双优化”。吸引人才靠硬政策,留住人才靠软环境。资金扶持只是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短期刺激性因素,营造高品质的创业创新生态,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才是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根本举措。长沙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推进政策集成与创新,不仅向全市工业园区同步下放89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实施项目“一次性”审批,并成立市政策落地办,以高效的行政效能和强大的执行力来服务人才创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而且求贤若渴,视才如宝,全面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及时为人才排忧解难,让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长沙人才工作最大的优势。人才服务永远在路上。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必须着眼于人才创新创业与生活居住的全过程,强化物质服务与精神服务、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创业服务与生活服务的综合配套,形成富有生命力、竞争力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特别是把长沙房价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变成创新创业、振兴实体经济的持续优势,变成吸引更多人来长沙投资兴业的重要“砝码”,增强人才对长沙的认同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