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怎么开 与时俱进上好党课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7-12-23 浏览量:
“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鲜明体现和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在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方面,“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加强、一个是创新”。
下面,结合国有企业学习十九大精神情况,就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三会一课”的主要功能
根据党章规定,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三会一课”的主要功能或者主要任务有八项,归纳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是宣传和执行的功能。主要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负担的任务。
二是学习的功能。学习党的理论,主要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等。
三是对党员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保障党员权利。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
四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功能。反映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监督职能。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教育党员和群众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三会一课”,“会”怎么开?
“三会”:即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三会”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的组织方式,又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接受党内教育的主要途径。
明确“三会”职能,避免党建业务混为一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提出:“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讨论决议党内主要工作、重大事项,定期审议支委会工作,对支委会贯彻执行决议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能;支委会是党支部实行集体领导的主要形式,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其着力点应放在议大事、发挥保证职能上;党小组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支部决议,督促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支部的党员大会成了支部工作安排会、任务部署会、活动动员会;支委会成了行政工作会、安全生产业务会、支委学习会;党小组会则停留在传达精神、读读文件,对党员发挥作用情况缺乏严格的督促与检查,未能起到教育、管理、约束、激励党员的作用。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党建工作通过“三会”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谋划,避免将党建工作和平时工作混为一谈、只讲业务,不讲政治不带队伍,以抓日常工作代替抓党建等情况的出现。
策划“三会”内容,避免形式主义新表现。《准则》提出:“要精心研究和准备“三会一课”主题、内容和学习教育载体,采取党员能参加、有效果、受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党支部落实“三会”存在走过场、图形式的现象,对“三会”内容安排不重视,上接不准“天线”,下沾不了“地气”,空洞无物,致使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交流发言“蜻蜓点水”,落实“三会”仅仅停留在“会议开了、本上记了、就算落实好了”的低标准上。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提高对“三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三会”不超过60分钟时间底线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三会”质量提高上,丰富和完善“三会”内容,创新“三会”载体,探索利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媒体方便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要把提高党支部书记、支委和党小组长的素质作为关键抓紧抓好,一方面要切实做好选拔任用工作,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抓好学习培训,提高支部一班人开好“三会”的能力。
检查“三会”效果,避免泛泛提要求。《准则》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指导监督检查。”但从实际情况看,存在泛泛提要求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少的情况。我们要发挥好考核通报“指挥棒”和“晴雨表”的作用,比如修订《党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提出其中30%的分值,增加“三会一课”考核比重。针对党支部,可设内容、程序和时间频次等3个评价指标,比如将是否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党员是否轮流朗诵《共产党员宣言》、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否定期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纳入考核范围,采取“两级”连评(支部自评和党委考评)方式,综合得出考核结果;针对党员,可设积分制,建立出勤、完成任务、讲党课等8个评价指标,开展“双评”,对照指标,既进行党内评议,又组织群众代表评议,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三会一课”,“课”怎么上?
“一课”:即按时上好党课。党课是落实党员接受党内教育和培训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究竟怎样上才能让人爱听?
有两位党课达人,媒体上很热。一位是宁波的董国福,博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一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两人不在同一城市,也不是一个行业,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上党课上“红”的。董国福上了10年400多堂党课,听众3万多人次,他制作的“两学一做”音频放到一个知名电台APP,下载量达5000多次。徐川也绝,10点钟开始的课,9点40分不到,可容400人的阶梯教室已经坐满了学生,晚来的只能站在走廊里听。党课是党的教育常修课,有党组织的地方和单位都会经常举行,但有如此“盛况”的,实属罕见。秘诀在哪呢?从中央和地方媒体对他俩的报道中,我归纳了几条。
首先是放下身段。传统的党课,一般由领导或支部书记上。他们常以教育者身份出现。这种形式,以前或许可行。因为那时很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文化程度低,信息渠道少,对于党的知识,或者看不懂,或者无法透彻理解,需要开大课讲授。现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因为互联网兴起,获取信息的渠道史无前例地广阔,所以他们见多识广,自我意识强,再居高临下地教导,他们会厌恶。上述两位党课红人都注意到了受众的这些特点,所以都能放下身段,与大家平等交流。他们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圈内”朋友,随便聊,随时谈,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学生在微信公众号里向徐川提过“怎么排解没有对象的空虚”“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是银子怎么办”这类问题,他也一一认真回答。董国福有个三不讲:大话不讲,空话不讲,自己不相信的不讲,还坚持不绷着脸说话。因为绷着脸说空话、大话,最令人生厌。
同时要敢于发声。既然是党课,自然要坚持把党的宗旨、原则、纪律讲给大家听,而不是毫无目的地闲聊。毋庸讳言,我们在较长时间忽视了党的教育,社会上又有一些对党的认识误区,诸如信仰缺失、宗旨观念淡薄等现象,在党内很普遍。面对现实,党课讲授者就一定要敢于发出正确的声音,说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徐川和董国福讲党课,都敢于宣扬宗旨,鼓励正义,遇到问题时,用理论与事实同听众开诚布公地讨论,不藏着掖着。徐川在回答学生的提问中,不仅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还在个人公号里发表了50多篇旗帜鲜明又有说服力的文章,其中既有《寒假,不妨用心做好一件事》《我依然坚持这个世界的美好》等系列,也有《青年节里谈中国》《国庆节里谈爱国》等节日谈,并不断向学生传授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实还证明,上党课的平台创新很关键。现在职工工作压力大,又喜欢碎片化阅读,所以发厚厚的学习资料,上几个小时的大课,不受欢迎。有些支部为了保证党课的秩序,采取点名、打卡、扣钱等办法,看上去秩序好转了,但实际效果依然了了。不是因为党员自由散漫,而是教育的形式太过陈旧。董国福今年2月在网上发起的调查显示,96%的人愿意“听”党课,过半的受访者建议每堂课控制在10分钟左右。于是他在“喜玛拉雅”建了个国福频道,把已经录好的20期“两学一做”党课音频放上去,每集8至10分钟,全国观众追着听。徐川每天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接到学生的提问少则数十条,多则一二百个,最多一次,他收到了500个问题。这种需求与供给“无缝对接”的“碎片化党课”,大受欢迎。
上课时把自己摆进去,说服力会大增。讲自己的认识过程、亲身经历,将大道理融入到小故事中去,才能让人感动、信服。董国福上党课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大道理给你讲,但有小故事跟你说”。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徐川为此讲了自己申请入党的过程。大学里读书时,他各方面表现都好,就是成绩不好,所以不敢申请。以后是院党委书记做的一件事,让他下了决心。在讨论保养送读研的名单时,这位书记没送成绩一直前三的亲侄女,而是报了另一个学生。就此事询问书记时,他的解释是:当别人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党员本来就要作出牺牲和让步,不然凭什么你是党员。听着这样的故事,别说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对共产党的敬仰之情会油然而生,就是老党员,也会倍感怀念和钦佩。
两位党课工作者的成功再次证明:不是党员不愿意接受教育,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不适合他们。时代在发展,与时俱进地上好党课,永远是党内教育需要面对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