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力激活新动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8-01-12 浏览量: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落实,要在提升基层组织力上下功夫,真正把干部武装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集中人、财、物等一切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关键是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要打造基层一线“核动力”。对不适应脱贫攻坚需要的乡镇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从市直部门遴选一批熟悉农村、熟悉基层、熟悉扶贫工作的副县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到极贫乡镇挂任党政副职,从县直部门选派科级干部到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任党政副职,切实充实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强基层党组织“龙头”。优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及时调整不适应脱贫攻坚需要的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强化驻村工作组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发挥,层层筑牢攻坚堡垒。要搭建基层一线“点将台”。以脱贫攻坚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硬杠杠”,提拔重用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一线干部,形成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良好导向。用好考核结果,以实绩论英雄,形成在基层一线比宗旨意识、比思想境界、比责任担当、比能力实绩的良好氛围。点亮选人用人“聚光灯”,不断发现和使用基层一线优秀干部,让选拔培养干部聚焦基层一线。要注入基层一线“新能源”。开展从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优秀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定向选拔乡镇班子成员,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一线干部撑腰鼓劲。
发挥人才引擎作用。人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把人才这一强大的攻坚队伍组织起来,鼓励引导向基层一线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让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力“引擎”。要“深化改革”用人才。全面实施人才扶贫工程,围绕农村群众现实需求搭建人才扶贫平台,让科技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大显身手,领办创办特色项目,帮助农村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激活群众的“造血细胞”。要“筑巢引凤”聚人才。完善引进人才优先优惠政策,畅通绿色通道,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参加大型人才博览会,加大柔性引进力度,着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从有文化、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中培育农民讲师,支持返乡创业青年在本土创业,带动身边群众致富,切实为脱贫攻坚注入人才动力。要“赛场竞马”活人才。广泛创造爱才惜才用才优良环境,鼓励引导人才往脱贫攻坚一线流动,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实验”做在农户家中,让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得到充分激活,在脱贫攻坚中产生“蝶变”效应。
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政治优势,创新载体,搭建桥梁和纽带,把党员群众的思想凝聚起来、行动组织起来,汇聚成决战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要拧紧“总开关”。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在基层一线抓实党的思想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真正拧紧思想“总开关”。要办好“讲习所”。全覆盖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把培训场地搬到群众“家门口”,抓细抓实“由谁讲、怎么讲、讲什么”三个关键,不断创新“讲”“习”工作模式及方法,使“讲习所”成为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的桥梁和平台。要用活“党支部+”。以“大党建”统领“大扶贫”,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增收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的互促共赢。深化“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