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助力新时代伟大征程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8-04-30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站在信息化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统筹网络空间国家治理和国际治理大局,总结我国信息化变革的经验和成就,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系统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理解和贯彻好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我们把握信息化历史机遇,推进新时代伟大征程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历史机遇”这一重要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历史发展来看,产业革命影响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革命进程,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能否把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形成比较优势。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屡屡错失机遇,贫穷积弱不堪回首。当前,信息革命徐徐启幕,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发展的基本历史方位。与历次产业革命相比,信息革命迭代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对社会形态的改变更加深远。我们与世界各国同处起跑阶段,各有短长,甚至在某些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因此抓住信息化的时代机遇,推进网络强国战略,让信息化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必然之举。
认真领会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科学性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信息化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其中,对信息化历史机遇的重要判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辩证关系及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从定位、目标、发展思想、原则到方法论,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延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实际、拥抱变革、勇于革命的科学内涵和优良底色,承载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强国惠民的伟大实践和重要成果,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等重大历史命题,形成了体系完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科学理论体系。
加强党的领导是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根本保证和重要任务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则走向胜利;弱化党的领导,则走向失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网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同时要认识到,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对于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网络强国与党的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以信息革命为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将面对更加复杂、更多未知的挑战和风险,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党的自我革命的影响,积极拥抱变化,不断自我提高。全党应当站在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大力推进网信事业发展,致力于运用信息化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党的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技术和平台基础,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是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首要任务
战略的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这就要求网络强国战略实施要按照“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战略能力”要求,遵循国家战略实施规律,在顶层设计上再下功夫。要从全局和整体谋划,重视对其他领域的“整体带动和提升”功能,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作用,实现与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发展。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牵住改革“牛鼻子”,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复杂改革形势时强调的方法论。他始终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指出“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在网络强国建设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技术这一关键领域和网信军民融合这一重点领域,先“啃硬骨头”、“打好持久战、歼灭战”,率先打破制约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以重点突破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带动网信事业建设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