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多些“道行”

来源:共产党员网    日期:2019-06-18    浏览量:

  “道行”原指僧道修行的功,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技能、本领、能力等,属于个人“硬实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关键力量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行”,多些工作、干事的“道道”。

  要不断提升“坐而论道”的能力。“坐而论道”一般指“口头能说,不见行动”有点“贬义”。但我们不妨就“词”说“意”。就“坐而论道”而言,体现了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研判能力,说明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理论素养,既能够“道”得出,还能够“道”有“理”。我们知道,党员领导干部要谋事决策,要联系服务群众、宣传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干事创业,推动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道行”,没有一定的“经纶”,是很难开展工作,很难服众的。行之必先言之,言之必有“言力”。“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领导干部做好“起而行之”,首先要有“坐而论道”的能力,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不断提升“论道”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出“道”的能量和效果。提升“坐而论道”的能力就要不断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在调查研究上很多下功夫。要学习政治的、理论的、政策的、法律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等各种各类知识,做“博学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了解民情,才能在“论道”中做到引经据典,理据充分,说服他人。

  要不断提升“行之有道”的素质。“北汽”曾有一则广告词:“行有道,达天下”。按字面理解,开车时按照正确的道路、遵守交通规则去“走道”,可以到达任何“目标”。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规范规则、规章规矩,就是要按照“制度”行事。具体到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强化“行之有道”的素质和本领。一方面,要强化政治意识,把讲政治作为干事、办事、从事的“道”,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权有所戒,为民用权,时刻扎牢制度的笼子,不强权、霸权、越权,切实让权力在制度纪律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发挥权力为民的最大效应。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干什么事都有办法、讲策略,或者说有“道道”,有自己独到的“招式”“套路”,把事情办到最佳效果。做到“行之有道”,党员领导干部就要不断加强对党章党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学习,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就要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提高职业能力、专业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岗位担当,不断练就干事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要不断提升“倍道而行”的效率。道者,路也。倍道就是加倍行走,倍道而行就是加快行进的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形容速度快,效率高。对党员干部来说,对待工作和任务就要有“倍道而行”的决心和毅力,当天事当天毕,限期事限时毕。当前,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党员干部对待工作和任务不是“立刻办”“马上办”,总是以这理由那借口“放一放”“等一等”,不要不动、不催不急,一拖再拖,完全没有时间意识和效率观念。党员干部要强化“倍道而行”的意识,面对交办的工作和任务要有“雷霆之势”,有“不过夜”“不过时”“不过期”的紧迫感,有“立刻干”“加点干”“提前干”的责任感。倍道而行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精神,是优良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同时也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关键少数”,务必继续发扬“夜以继日”“夙夜在公”“通宵达旦”的精神和毅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在追求工作效率的同时,工作标准和质量也“有高无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