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底线思维”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9-06-27 浏览量:
“底线思维”着重强调底线,即“最坏的结果”,但“底线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它要求从底线出发,步步为营,在确保最小战略利益的前提下,不断逼近“顶线”,不断收获更大的战略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既是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提出新考题、列出新解法。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底线思维”着重强调底线,即“最坏的结果”,但构筑“底线思维”绝不是要求仅仅守住底线无所作为。“底线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它要求从底线出发,步步为营,在确保最小战略利益的前提下,不断逼近“顶线”,不断收获更大的战略利益。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要用好“底线思维”方法,牢牢把握组织工作底线,追求工作“高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降格以求、降低标准。
坚守四条底线。坚守组织纪律底线。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和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这是对每位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坚守公道正派底线。组织部门有无公信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在于是否坚持公道正派、维护公平正义,这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核心理念、职业底线。坚守服务大局底线。组织路线从来就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只有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才能体现存在、彰显价值。脱离中心、违背大局,组织工作就会偏离方向、失去意义。坚守为民务实底线。无论是选拔培养干部、引进人才,还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都要以为民务实为底线,做到突出民意选干部、凝聚民心强基础、惠及民生育人才。
提高三种意识。提高全局意识,把组织工作放到发展全局中考虑。认清所处的“时”与“势”,深刻把握世情党情国情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把握中央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任务,保持政治敏锐性,全面准确掌握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风险和隐患,抓住要害、找准原因,科学研判、果断决策,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高危机意识,把组织工作放在世界深刻变革大局中谋划。深刻了解国际重大思潮的演变趋势,时刻关注逆全球化、多元化思潮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影响,防止在群众中形成误导效应,防止党的领导弱化虚化现象。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紧跟主流、拥护主流,坚定不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提高发展意识,把组织工作放在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发展征程中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底线”,以发展的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
坚持守正创新。用好“底线思维”,必须在“守”住解题方向上用力,在“创”出解题思路上用心。守住方向,就是要守住党的领导这一底线,把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作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定海神针”,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创出思路,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吃准“上情”、摸透“下情”、掌握“实情”、明晰“险情”,跳出惯性思维和常规经验,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比如,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组织设置,打造融合党建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夯实基层执政基础。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围绕事业发展需要,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凝聚工作合力。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抓好政治训练和政治历练,抓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防范教育,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打牢思想基础。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政治引领,着力集聚爱国奉献各方面优秀人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