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城桥镇:网格治理再升级 绣出党建“针”功夫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日期:2020-01-02    浏览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崇明区城桥镇党委把实施党建“叶脉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具体行动,城桥镇党委聚焦深化升级党建“叶脉工程”——“微网格”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真正实现了问题在“微网格”发现、责任在“微网格”压实、成效在“微网格”显现。

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各类力量进“微网格”

建立“镇总网格—村居网格—微网格”三级网格体系,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网格长,村居党组织书记为网格长,党小组长为微网格长。目前,全镇45个村居共划分172个党建“微网格”。为了让“微网格”真正发挥作用,把人员融入到“微网格”。在每个“微网格”内配齐配强管理、工作、志愿三支团队,挑选熟悉网格内情况、有一定社会治理能力的村居民小组长、楼组长和“两代表”组成管理团队,生态养护员、物业工作人员、专技人才为工作团队成员,妇女小组长、党员、热心公益的村居民代表为志愿团队成员。为了真正形成一张网、一盘棋,镇党委打破生态养护员原有的拉条管理界限,实行镇属村居管村居用,让村居网格长身后有团队、管理有抓手。把责任压实到“微网格”。明确微网格长主要发挥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监督员“四大员”的作用;工作团队则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岗、一岗多责”;志愿团队主要是参与生态保护、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项目。为了让责任不虚化空转,镇党委在网格内的党群服务点上,上墙公示团队人员姓名、责任区域、岗位职责等信息,便于党员群众监督;生态养护员在网格内分片包干,接受“人脸识别”考勤和GPS轨迹定位管理等。把考核下沉到“微网格”。将“微网格”工作纳入镇对村居重点工作考核范畴,通过日晨会、周议事、月小结、季考核机制,对“微网格”评星定级,并与村居“两委”干部、微网格长、微网格员的薪酬补贴挂钩,以星级评定树导向、抓规范、促提升。

加强阵地建设,优化社区服务在“微网格”

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作为根本目标,深化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建设,将党群服务点作为党建“微网格”的主阵地,打造一平方公里党群服务圈。打造教育管理党员“新阵地”。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引导党员在“微网格”参与志愿服务,并将党员参加学习和志愿服务的情况,每月在党群服务点公示。在党员家庭广泛开展“五亮”活动,激励党员形象在“家门口”展示、作用在“家门口”发挥。比如,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微网格长组织本小组党员在党群服务点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心得、送教上门等活动。打造服务党员群众“新平台”。由镇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群服务、睦邻修身、平安守护等“多点合一”资源,列出配送清单,为网格内群众提供维权维修、生活生产等便民服务和共享工具。比如,镇“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律师每月15日下沉到党群服务点,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再比如,在各村居“微网格”内建立党员与家门口的独居老人结对“爱心敲门天天见”制度,让守望相助蔚然成风。打造社区自治共治“新高地”。把党群服务点作为开展民主议事、矛盾调解等自治共治的根据地,不断增强“微网格”内自我管理服务水平。比如,聚训村党支部建立了网格会商议事制度,每月25日议事日在党群服务点进行民主议事,网格员每天将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及时报送到党群服务点上,管理团队根据问题处置情况进行监督。

优化工作机制,深化多网融合强“微网格”

打造“一网统管”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动党建服务网与社会治理网同频共振、双向促进。科学细分网格,提升“微网格”治理系统性。针对原有58个社会治理网格难以做到问题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的情况,各村居以党小组为基本单元进一步把网格划细,形成了目前的172个党建“微网格”,同时借助镇级“一网统管”智管平台,以“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为原则,让“微网格”内三支队伍真正干在一起、心在一处,实现党建服务网和社会治理网有效融合。打通线上线下,提升“微网格”治理智能化。制作党建“微网格”电子地图,将监控探头、城管通案件、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资源等全部纳入智管平台,提高问题发现处置率。比如,通过共建共享1150个监控探头,应用智能分析技术可对非机动车乱停放、跨门经营等行为自动识别、分析,并派单到所属微网格员手机上,促进线上线下同时联动、高效处置。实现全程闭环,提升“微网格”治理科学化。明确一般问题由微网格员直接处置,难以自行处理的问题报告微网格长,由微网格长统筹三支队伍共同协商解决,对于“微网格”无法解决的,由微网格长协调条线部门联动解决。另外明确微网格长核查案件处置情况时,须邀请村居民进行满意度评价打分,实现问题“发现—会商—处置—反馈—评价”全程闭环,倒逼“微网格”内工作人员提高管理服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