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创建青创人才驿站 凤归来为脱贫添动力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20-09-04 浏览量:
近年来,福建省平和县立足县外人才难引进、本土人才外出多的实际,大力实施“柚都人才回归工程”,依托英才青年创业协会,创建青创“人才驿站”,一站多点,围绕柚产业链,“师带徒”引凤还巢,外出青年人才由“孔雀东南飞”转为“春暖凤归来”,一大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创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今年4月,平和青创“人才驿站”被福建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授予“省级人才驿站示范站”的称号。
精心建站,集聚“归来凤”
平和县立足实际,聚焦外出大学生、创业青年等外出人才,打造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实施“柚都人才回归工程”,打好政策、亲情、服务和项目“四张牌”,吸引平和籍外出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出台《“柚都英才”聚集计划》,并制定13项配套政策,形成“1+13”人才政策体系。建立返乡青年创业“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专窗,开通创业绿色通道。回归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300多名外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面对大量返乡回流青年人才,相关部门主动介入、因势利导,于2018年8月成立平和县英才青年创业协会,创建平和青创“人才驿站”。县委指定县领导为驿站顾问,县委组织部、人社局领导每季度参加“人才驿站”交流会,拨付建站经费,提供面积8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作为驿站活动场所。县税务局、行政审批局、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推动“人才驿站”逐渐成为青年创业人才互动交流与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优化管理,助推“凤高飞”
驿站制定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对外沟通交流、对内协作互动的运行机制,大力整合政府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发挥驿站凝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的整体功能。对外,积极组织创业青年与福州漳州商会、闽清三农服务超市等进行学习交流、项目考察。对内,抓好与平和本地知名企业家的交流合作,抓好省市认证创业导师、投资人的辅导培训,抓好驿站与政府部门的对接联系。建站以来,为驿站青创企业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资金近500万元,青创协会会员企业年交易体量增至4亿元。青创“人才驿站”先后组织创业青年参加12场次人才项目对接会、招聘会,驿站全员参加福建省“师带徒”引凤还巢平和专场对接会,有6家青创企业与5家省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驿站发挥琯溪蜜柚主导产业优势,以柚茶为中心,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互促机制,形成旅游开发、农业种养、柚茶深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生态圈。比如,从事农业种植的成员,可将果实提供给酿造蜜柚白兰地的队友,果肉用于酿酒,果皮用于生产果脯,果渣提供给农业养殖的队友,酒、肉和果脯不仅可通过驿站的电商企业销售到全国各地,也可在驿站队友开办的乡村游景区售给游客,呈现产销融合互促良好局面。
坚守初心,反哺“桑梓情”
建站以来,青创会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扎根农村、创新农业、服务农民”的誓言,为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助力乡村振兴。返乡创业青年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自在资产、资源、资金方面的优势,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返乡大学生陈贺通过创业导师的辅导,建立智慧果园,并带头集资修路,打通村里蜜柚运输通道,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提升脱贫成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平和青创协会会员的共识。他们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仍心系贫困线下的父老乡亲,投身脱贫攻坚。邀请省农科院作物所黄宇翔教授、省农科院张艳璇研究员、厦门大学海洋系黄玉霖教授等专家参加平和琯溪蜜柚科学种植技术交流会,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柚农科学种植,修复土壤,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果园覆绿,降低种植成本、提升柚果品质,推动蜜柚产业可持续发展。
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创新营销模式,促进平和琯溪蜜柚货畅价扬。以创建全国电商示范县为契机,发挥青创会员年龄优势,组建以周志忠为领头羊的青创会员电商营销团队,服务本地及周边县(市、区)农特产品直销,实现产销无缝对接,提高百姓收入。2019年,全国80%的百香果通过驿站成员线上销售,实现增收20%以上。
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入社参与经营。驿站组织社员参加种养新技术培训,带动社员应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增加社员经济收入。杨和龙、杨水丛等9户贫困户通过入社参与经营,年增收22万元。驿站成员陈斌鑫带领村民建立可视化生态标准示范园,组织果树认养和产品众筹,开启蜜柚销售新模式,实现产品零滞销,价格比同期市场价提高5倍。
开展帮扶献爱心活动。驿站自成立以来,共组织慰问贫困户250多次,发放慰问金7.8万元。疫情期间,青创人才驿站共捐献物资3吨,口罩2万个,捐款4万元;同时,积极组织会员分赴8个乡镇,参与41个村点网格化管理;青创会员林素凤组织公司员工帮扶项目所在地孤儿和留守老人,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柚子,被当地称为“爱心企业”。
积极提供就业岗位。青创人才驿站在做好外出人才回归聚集、信息沟通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分享的同时,会员企业秉承社会责任,不断创造就业岗位。近两年来,会员企业为社会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缓解受疫情影响就业难问题。青创成员曾青森创办的印象半径景点,先后组织9户贫困户31人参加旅游服务培训,并安排到景点就业;杨武汉会员创办的柚花谷乡村旅游景点,从建设到运营直接带动6户8人贫困户就业增收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