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淞南镇:积极打造入党积极分子“育苗工程”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日期:2020-09-07    浏览量:

为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强化基本素养,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切实做好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入党积极分子育苗工程”项目,首批来自各基层党组织的1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6名社区党校老师参与了第一期的“育苗工程”建设。

广泛调研,精准施教

为准确了解掌握淞南镇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存在问题和基层党组织培养工作的情况,中心积极展开专项调研工作。线上依托社区党建平台、社区通面向党员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线下通过随机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调研,共走访调研了包括居民区、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两新”党组织在内的广大党员群众,收到有效反馈500余条。根据前期的调研数据,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党校老师针对各种共性、个性需求进行讨论,第一时间编写“育苗计划大纲”“成长记录手册”,各位老师在建言献策的同时并表示在随后结对过程中会积极主动与结对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关注的热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党的认识,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从而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的,履行“师者”育人职责。

严把“入口关”,上好“必修课”

“育苗工程”由社区党校老师担任“质检员”,仔细查看入党申请书来确认申请人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通过到积极分子工作单位进行“串门”、到家中进行“家访”的形式,全面真实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发挥作用情况。定期开展党务知识培训班、发放知识学习要点、举办基础知识测试,并将考试成绩纳入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的考核标准之一。对于测试不合格、成绩较差的学员,给予一次补考、重考机会,由党校老师进行“小班化”集中辅导,针对薄弱环节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力争培养发展路上一个不掉队。

严把“教育关”,上好“专业课”

带教过程中注重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先横向加宽,打稳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理论功底,再纵向加深,慢慢增加学习难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党校老师的专业能力,让学员根据教学主题,结合自身能力基础和专业特长,对教学主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呈现,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激发潜能。将“智慧乐学园”线上学习平台内推送的学习资料,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课”内容,并建立微信群、QQ群,不定期地在群内开展微心得、微感悟、微视频等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学,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用在平常。

严把“培养关”,上好“实践课”

因人而异制定培养计划,建立党校老师与入党积极分子“1+N”跟踪培养负责制,对学员实行滚动式动态管理。推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管理台帐制,将结对学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四方面情况记录在册,在年末形成考察报告,并将考察报告作为是否列为年度重点发展对象的衡量标准之一。打造学习“小讲台”,鼓励入党积极分子走到台前当“主角”。采取“人人上讲台、人人当教员、人人受教育”的教育模式,把“一人讲”变成“大家讲”,把“小讲台”变成“大讲堂”,形成学习研讨—互学互评—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激发学员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增进学员对党组织的思想认同、情感贴近、行动追随。

严把“考核关”,上好“第一课”

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否为发展对象前,除了根据党员发展工作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外,结合入党积极分子“入口关”的专业知识测试分、“教育关”的日常行为表现分以及“培养关”的综合考察分量化考评,并将其作为是否列为年度重点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后,通过专题讲座、分组讨论、现场教学等形式为发展对象上好“入党第一课”,让学员通过“入党第一课”,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真正系好入党的“第一粒纽扣”。

下一步,淞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把“入党积极分子育苗工程”打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项目,“工程”将长期坚持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努力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关、群众满意的党员队伍提供活水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