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协作架起人才交流合作桥——“南京+西宁”东西部协作结硕果系列报道二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3-05-23    浏览量:


“组团式”引进、挂职市中医院院长的司浩了解患者治疗及康复情况。

  五月的西宁,鲜花争艳,满城馨香,迎来了她最美丽的季节。“在西宁最美的季节里,我们医院也是花开朵朵。中医特色得到优化、业务培训进展顺利、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西宁市中医院院长司浩格外欣慰。去年夏天,受南京市委组织部及南京市卫健委、南京浦口区中医院委派,司浩、张磊来到西宁市中医院开展为期三年的“组团式”医疗帮扶。

  南京和西宁,虽远隔千里,却情意绵长。自两市确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按照“西宁所需、南京所能”原则,两市携手同行,东西部协作结出累累硕果,特别是在人才协作领域不断探索、持续强化,“宁宁人才协作”的强劲东风吹遍西宁大地。

  “组团式”服务破解引才困境

  人才是制约西宁发展的因素之一。人才工作如何融入“东西部协作”?如何为西宁发展持续引入人才?这是一道必须答好的考题。自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南京与西宁积极探索“组团式”帮扶模式,两地通力协作,通过“一团火”的集中式服务与“满天星”的分散式长期服务相结合,形成“订单式+项目化”的运行体系,使各类专家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

  “南京每年选派专家来院开展指导,解决人才和技术难题,提升医疗水平,有力推进了高原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光林说。自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我市以社会民生领域为切入口,积极探索“组团式全职引才”新模式,分别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古平岗小学等单位全职引进5名医疗、教育专业人才,挂职西宁市中医院院长、青藏铁路花园学校校长等管理职务,开展为期三年的整院、整校“组团式”帮扶。“南京市初中语文徐树忠名师工作室西宁分站”在青藏铁路花园学校挂牌成立,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西宁市中医院打包植入东部地区经验,着力提升管理和医技水平,争创三级医院,诊疗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东才西用”厚植发展基础

  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招才之约,也是一场南京和西宁的双向奔赴。2017年至今南京陆续选派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分批次赴西宁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工作。其中,2022年选派56名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到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开展“三支”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通过“传帮带培”促进本地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大通县依托“三百行动”,先后接收雨花台区党政干部、“三支”人才80余名,带教400余名“本地郎”强能力,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在湟中区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建设项目中,南京和西宁在方案设计、设备购置、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攻坚高原奶牛养殖技术难题,为项目运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引入湟中区本土企业受托管理和承包养殖项目,通过交叉持股等方式,打通了奶牛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有效保障了联农带农利益。

  2022年我市启动“南京百名专家百名博士百名企业家进西宁行动”,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协调南京12名农文旅专家,组成农畜产品加工销售、农产品养殖和农文旅融合产业三个专家组到西宁开展技术指导。他们先后深入大通县“花儿之乡”柏木沟、湟源县丹噶尔古城、湟中区玉拉草莓育苗中心等项目建设、运营一线,通过现场指导和座谈交流等方式,提出了进一步研发成熟稳定农畜产品、打造本地“浪”文化旅游品牌等“金点子”,为农畜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经营提供发展思路。

  “西才东育”促进本土育才

  “双向互补、长期协作、同心互进”,西宁市聚焦产业、医疗、教育、农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南京跟岗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提早实现六合黄心芹在湟源引种成功,湟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六合区考察学习,全面了解学习六合黄心芹的品种特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目前,六合黄心芹已在湟源县农业园区温棚进行试种,计划5月底逐步移植露天种植3亩,预计8月底采收,亩产3000公斤左右,收益至少提高20%。“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帮扶模式,实现了帮扶与被帮扶“双向”促进,有效支撑了西宁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后续引才引智蹚出一条新通道。

  西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京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引资金、优秀专技人才引才智,探索“组团”帮扶等多种人才交流合作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宁宁人才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东西协同”深化产才融合

  爱才、惜才、用才、留才,对挂职干部按“业务对口、平职安排”原则,明确分工、充分信任、赋予实职、大胆使用,这是“宁宁人才协作”的真实写照。

  2021年,来自南京六合区的翟龙被安排担任湟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发改、文旅、农业等部门,“这种信任让西宁没有本地和挂职干部之分,大家都是干事创业的奋斗者”。在翟龙的推荐下,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明团队将目光锁定湟源县特有农产品——马牙蚕豆,研发出“水煮蚕豆”“软化蚕豆皮”等食品,延长产业链,让小蚕豆走出大西北、销往全国。2022年,大通县邀请腾讯云等20多家企业负责人组团交流考察,引入专业化团队、职业经理人,将东部地区先进运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植入产业振兴“脉络”,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刚刚闭幕的“大美青海·南京西宁文化旅游周”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南京市民,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西宁元素”折射出“宁宁”携手的绵绵情谊。在青海消费帮扶南京生活体验馆里,琳琅满目的青海农特产品更是圈粉无数。西宁市湟中区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主任周鹏说:“江苏青海开展对口协作以来,多项机制不断健全,覆盖领域不断扩展,在消费帮扶上,南京市对西宁市的帮扶已经实现了连续三年的三级跳,今年有望突破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是青海的优质农特产品走进了南京市民家里,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更多青海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

  “人才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以‘三百行动’为牵引,以西宁胸怀拥抱南京情怀,通过人才服务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推动两市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携手前行、共赢未来。”南京市对口帮扶西宁市工作组组长、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博说。(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