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事项、增力量、畅途径,西宁——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24-07-19    浏览量:

  “过去,我们承担了劳动保障、食品安全督查等120余项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社区干部忙于开会、写材料、统数据,大量时间被占用。”近日,谈起社区的变化,西宁市城东区东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冯晓霞说,“现在,每天至少有5小时以上的时间能走出去,走街串巷、上门服务。”

  据悉,西宁市辖7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248万人,特别是作为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多,一部分社区服务人口超2万人,加之社区事务趋向“泛行政化”,基层干部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今年以来,西宁市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减事项、增力量、畅途径,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减事项,为基层干部松绑。针对基层普遍反映的行政事务多、临时工作多、信息平台多、开具证明多等问题和机构挂牌多、工作留痕多、材料报表多等形式主义问题,研究制定“一方案两清单”,对23项突出问题采取市委“每月一题”部署推动的方式,高位推动各部门合力攻坚解决。目前,优化精简社区考评事项、推行社区分类管理、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等17项攻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完善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及时发布事项指导目录,对社区工作事项的新增、变更实行分级准入、清单管理,在保持总量不增的基础上,每年动态调整一次。目前,社区工作事项已压减至47项。着力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建立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工作事项清单、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减负事项清单的“三张清单”指导目录,农村依法履职、依法协助等事项减少至68项,村级组织统一悬挂4块牌子和2块标识牌,集中清理“虚牌”236块,有力确保村级服务阵地“瘦身增效”。聚焦“一个系统管所有”,持续推进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优化,采取1个统一界面、1个综合平台、5个统一功能的“1+1+5”模式,建设贯通市区街社四级治理层级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将智慧党建、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37个省市业务系统和数据统一驳接、统一展示,实现基层业务所需信息一键调取、统计数据一键生成,减轻基层数据统计负担,推动信息化服务向纵深发展。

  增力量,为基层治理加劲。在补足配强基层网格治理力量上下功夫,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机制,科学划分网格,强化网格员力量配备,全市共划分综合网格3428个,专属网格402个,配备专职网格员446人,兼职网格员8060人,有效提升基层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党员入格 一网兜底”服务机制,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8万余名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居住地所在社区网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行在职党员社区线上报到、志愿服务线下参与、工作成效线上反馈工作模式,有效减轻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在城北区试点推行“组团式下沉服务”新模式,整合司法、城管、市场监管、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党员骨干力量,组建33支组团式下沉服务队,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结合需要,不定期召集人员协助开展隐患排查、应急处置、执法监督等专业性工作,凝聚起一支基层治理“顾问团”“常备军”。推行“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工作机制,全覆盖选派180名片区党员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以双重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治安防范、综合治理、纠纷化解等工作,确保问题在一线处置、矛盾在一线化解,实现党务、居务、警务融合互促、联动运行。

  畅途径,为基层办事铺路。推出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建立“一比三率”考评点评体系,以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三率”为主要指标,实行“红黄蓝”分区管理和预警提醒,形成“赛马效应”,推动职能部门下沉一线解民忧、办实事、惠民生,畅通群众诉求“接、派、办、督、评、报”等环节,使群众的诉求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截至5月底,共受理群众诉求13.04万件,办结12.95万件,办结率达99.35%,全市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三率”大幅提升。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主动发现、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意识,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发现问题后,受能力、权限等制约导致“遇冰”难题,市委组织部印发十条措施,明确村(社区)党组织发现上报问题—乡镇(街道)党(工)委会商研判—市区职能部门联动解决的工作路径,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开的“三步走”方式,选取城中区开展试点工作,着力推动“有诉必应”向“未诉先办”转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调研指导,及时协调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壁垒”,探索形成发现问题日报告、区级问题研判派单、联席会议定期推动等机制,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试点开展以来,村(社区)党组织累计发现、上报问题279条,依托“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采取“自办、协办、联办”等方式解决277条,有效减轻基层党组织“多方奔跑解难题”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