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大会召开 王卫东出席并讲话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4-12-14 浏览量:
12月13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聚焦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样板”,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大局,聚焦有效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聚力建设全省教育高地,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西宁力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卫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皓然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建平主持。市委副书记李家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城,市政协主席洛珠南杰,市领导姜晓东、王刚、牛得海、张俊录、韩俊良、肖向东、刘强峰、韩忠义、马文杰出席。
王卫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上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各族群众,以教育之强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西宁实践。
王卫东充分肯定全市教育事业发生的突出变化,强调必须立足全省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自觉站在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全局、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大局、有效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上思考谋划推进教育,当好全省铸魂育人的示范地、优质教育的供给地、教育模式的创新地、产教融合的支撑地、教育帮扶的承接地、教育改革的引领地。
王卫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各项部署,构建服务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构建培养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时代新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和手段。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体系,加强系统统筹,促进资源不断优化调整、精准配置。要构建支撑教育强市的综合改革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专业与产业的适配度,引领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双向赋能、协同发展。要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体系,加强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满足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构建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体系,深化拓展协同办学和东西部协作模式,着力构建广泛参与、深度协同、扩围提质的交流协作体系。要构建教育领域风险综合防控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构筑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安全防控严密的工作格局。
杨皓然代表省教育厅党组,对西宁教育在推进教育发展、发挥省会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加快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系统推动各类型教育扩优提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进一步释放学校办学活力。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加快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校园安全治理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制度保障。
石建平在主持时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以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推动西宁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打造“三个样板”中作示范、当先进。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资源供给前瞻性布局,强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切实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聚焦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教育保障支撑,兜牢教育安全底线,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上,市发改委、城市学院、市教育局、城西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市政府秘书长人选,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及相关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及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及局属各单位、民办学历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城市学院班子成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