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湟中区“党员联户”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3-11-16    浏览量:

  “得了十几年风湿性关节炎,没办法下地走路,平时多亏了村里的小吴帮我买药、送生活物品,残联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又上门给我检查身体,这么快就办好了残疾证,今天还专门让人送过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11月10日,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峡口村困难残疾人童秀英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残疾证后连连道谢。

  日前,湟中区残联印发《关于为行动不便重度肢体、视力、精神、智力残疾人“上门评残”实施方案》,童秀英是第一批享受到“上门评残”实惠的群众,从填写申请表到拿到残疾证,仅用10天时间。推动这项政策快速、有效、精准落实的背后不仅是区残联压短办证期限的结果,也得益于像“小吴”一样活跃在基层的联户党员。

  生病卧床上门看望、问题需求上门听询、理论政策上门讲解、矛盾纠纷上门劝解、日常困难上门帮忙……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湟中区基层党组织在“结对帮扶”的基础上,深化“党员联户”机制,基层党组织以党员为主体,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为每名党员包联N户群众,通过“四色分类”并联、“线上线下”双联、“岗位积分”串联,让“党员联户”真正联出感情、联出形象、联出成效。

  “四色分类”并联“联”得更精准

  为民服务更加得心应手

  由湟中区康川街道党工委牵头,和宜物业康川分公司党支部、康川街道各社区党总支、社区所属党支部、司法所、警务中队、康川学校、汉东卫生院组成的中心党委,将各成员单位党员纳入共管体系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联户工作。将辖区特殊群众分为“红、橙、黄、蓝”四种颜色,“红色”代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或无人照看的家庭;“橙色”代表家中有重症病人或残疾人的家庭;“黄色”代表涉及矛盾纠纷、信访问题的家庭;“蓝色”代表零就业家庭。对划定的红色家庭,安排有爱心、责任心强的党员认领,主要是经常上门走访,帮助解决饮食起居、生病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对划定的橙色家庭,安排懂护理知识,从事医疗卫生职业的党员认领,帮助做好健康监测、问医送药等日常保障工作。对划定的黄色家庭,由敢担当的党员认领,主要是针对矛盾产生根源,扎实做好政策解释、解决问题、精神关怀、心理疏导等工作。对划定的蓝色家庭,由致富带富能力强的骨干党员认领,主要是厘清困难原因,妥善帮助解决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问题。

  “四色分类”管理法推行以来,中心党委所属各党员结合自身优势,精准把握群众诉求,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线上线下”双联“联”得更贴心

  群众有需求党员服务送上门

  “这是我的微信号,你加一下我,今后有需要你就第一时间联系我……”海子沟乡万家坪村联户党员安成伟第一次到杨永新家走访慰问时,不仅留下了电话号码,还添加了杨永新的微信。自此孤身一人且患有四级智力残疾的杨永新又多了一位“亲人”,隔三岔五都有人上门看望、送鸡蛋、送牛奶,生病了也是安成伟送到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得知杨永新无法支付医药费后,安成伟为他争取红十字人道救助金3000元。11月10日,安成伟协调甘河滩镇卫生院为杨永新进行康复体检,得知杨永新身体已经康复后又帮忙介绍工作……

  “今天去他家时,家里大门紧锁,打电话才知道他去上班了,一个月工资3600元……”收到喜讯后的安成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长期稳定的联系关系中安成伟对杨永新不止有“责任感”,看到杨永新越过越好,此时的他又多出一份“成就感”。

  “党员除了线下走访外,大多数都添加了联户家庭微信,‘有事微信说一声’也让联户工作更加便利、高效,以前传达政策的是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开会说、群里喊也难免有人不清楚,现在联户党员分户传达,又快效果又好,现在大事小情除了找村‘两委’,有很多人也会找联户党员,让党员在群众工作中有‘位’更有‘为’。”海子沟乡党委副书记叶积雄说道。

  从群众“不知道政策、不知道流程、不知道找谁”,到党员主动走访、主动对接、主动解决问题,党员的积极作为,使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延伸到“户”,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机制共联“联”得更长久

  为联户党员打分让服务落在实处

  每个联户党员服务得怎么样?将“党员联户”和“积分制”结合起来,精准掌握党员入党时间、文化水平、技能特长和外出流向等基本情况,设立环境卫生整治、政策讲解、法律宣传、邻里纠纷调解、爱心义诊、维修服务、监督管理等服务岗位,制定《网格化积分管理细则》《村庄治理工作办法》明确积分获取途径,对党员合理分配赋分动作和具体责任,按照“一人一表、一事一记”原则,建立“事事记录、分分对应”积分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一分一登记、一季一评比、一年一评优”制度,将积分结果作为党员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指标每月在公示栏、微信群进行公示,年终累计积分作为年度评优评先、考核认定的重要参考,有效激发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构建起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处置、政策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提升、情感在一线巩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唤醒了基层党建的内生动力,汇聚起村庄共治共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