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举行集体采访 聚焦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7-10-23 浏览量:
22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七场集体采访活动中,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等4位代表,围绕“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这一主题,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中国军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5年来,中国军队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在发展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刘芳分享了她的切身感受和理解。
第一,中国军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军事合作新格局已经逐渐建立。第二,和外国军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不断加深,“目前我国已经与2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防务战略磋商机制,借由这些高端对话平台,加强了战略互信,促进了政策沟通。” 第三,国际军事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比如军舰互访、双边和多边的联演联训联赛、人员培训合作、装备技术交流,等等。第四,我们在进行国际军事交流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维权。第五,中国军队的大国担当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第六,中国军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洪亮,“通过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团队,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递中国军队声音,把我们的军队和外界、和民众拉得更近了。”
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刘芳告诉记者,中国军队始终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兵国,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出资国之一。在多年的实践当中,我们已经累计派出了3.6万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13位维和人员牺牲了生命。上个月,我们刚刚完成了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刘芳表示,当我们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之后,当我们的国防能力提高到更高水平之后,中国军队将为国际维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关键是人才
未来战争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回答训练中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战斗力时,王锐说,“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最关键的就是人才。我们部队对人才的培养,不仅靠引进,还有组织的关心、领导的帮助。”王锐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战士,拉练是部队的传统项目,按照规定,我们要背三四十斤的背囊,走七八十公里路。拉练结束,新兵的脚长了一个个大血泡,连长、排长、班长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拿着针,帮我们挑血泡。当时战友们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体现了我们人民军队多年来的优良传统。”
王飞雪认为,对于军队人才培养,首先,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梦想、追求、理想和国家、军队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第二,要敢于创新,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新一定会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面向明天、面向未来,很多方面无法仿造和学习。第三,要善于创新。作为科研工作者,要采用好的方法,掌握新的知识。第四,要依靠团队。“国防科技研究难度比较大、规模比较大、时间跨度也比较大,要想真正解决聚焦实战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不可能仅仅靠一个人完成。”
军队正风肃纪,风气向上向好
刘锐介绍,军队这5年来的辉煌成就,跟优良作风是完全分不开的。“我们军队战斗力的成长、作风纪律愈发严明,相信大家在跟军人的接触过程中也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战士,王锐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正风肃纪,处理了一大批像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这样的高级领导干部,确实是大快人心。”党中央提出的“老虎”“苍蝇”一起打,对基层部队的风气建设非常重要。“现在基层部队风清气正、越来越好,正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时候。”一些涉及基层战士切身利益的事,比如士官选举、立功受奖、考学提干等,全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考核重视能力、重视成绩。
王锐以今年的士官选举为例,“很多人想转士官,但是只有一半的名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展比武考核,开展民主测评,看谁的民主测评分高,看谁的比武成绩好、体能好、专业技能好,最终就能留下来。这样,最后走的人也没有任何怨气,留下来的都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好好干。”
能打仗、打胜仗,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如何才能做到?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刘锐介绍:“十八大以来,我们团的军事训练工作抓得最紧的就是战斗力标准,练得最多的就是实战化训练。我们充分利用现在常态化的南海战巡、远海远洋训练,组织各种不同机型与海军联演联训。通过这些训练,我们的实战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今后我们在实战化训练上还要加大宽度、深度、广度,真正做到习主席说的,能打仗、打胜仗。”
武器装备现代化可以催生战斗力的生成。刘锐希望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快转化和应用到武器平台上,为将来打胜仗提供有效的支撑。
王飞雪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很重,“科技兴军,是我们的责任。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演进,新的需求层出不穷,未来的万物互联、工业智能化进程,对时间和定位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