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突然被凿了个洞,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正对着我家大门,能不能帮忙协调下?”接到居民的反映后,城中区仓门街街道网格员立即启动“社+企+电”联动机制,会同电力民生服务管家和社区居民代表现场协商并确定修复方案和完成时限,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是今年以来,仓门街街道党工委创新“民生管家+”服务新模式的缩影。在该服务模式中,仓门街街道依托“搭子”协作打破治理壁垒,将服务阵地移至群众家门口,推动社区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
今年,仓门街街道以“贴近居民需求”为核心,构建“专职管家+特邀管家”联动体系,其中30名社区网格员担任专职管家,负责民情收集与诉求响应、16名电力、物业、医疗、法律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特邀管家“智囊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在社区设2处“民生服务驿站”,组织管家团队每周开展“上门服务日”,通过“面对面”沟通建立《民生需求台账》,形成“需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流程。
为进一步解决民生诉求,街道依托“民生管家+”模式组建46人“居民志愿管家队”,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活动37次,参与居民560余人次。“民生管家+”模式推行以来,诉求办结率和居民满意度均为100%,有效化解居民烦心事,实现解民忧、纾民困。截至目前,该模式覆盖辖区2个社区、75个居民小区,累计接收居民诉求963件,办结963件,办结率100%,居民满意度100%,为“全民参与·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注入动力。(记者 李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