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绿水青山牌 实现乡村振兴梦
——西宁市大通县向化乡将军沟村依托党建品牌引领脱贫致富路
来源:中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日期:2020-11-26 浏览量:
近年来,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依托“五个一”措施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党旗红,金山银山将军沟”特色党建品牌,绘就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
抓党建促发展依靠一套“有力”的工作举措
村党支部始终将抓好党建工作摆在重中之重,持续压实抓党建工作责任,强化党建工作措施,使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不断得到提升。抓好政治建设。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贯彻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加强队伍建设。村党支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为民服务代办制和值班坐班制度,带头联系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同时,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实现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创新工作载体。扎实开展党建“话看评”,支部书记每年向全体党员、党委进行党建工作述职,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签订党支部书记党建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书记抓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健全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关系,健全党员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畅通民意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抓基础带队伍依靠一个“给力”的“两委”班子
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基层治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助力各项村级事务蓬勃发展。厚植思想根基。村党支部积极带领“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惠民政策,为决战决胜脱贫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落实组织制度。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从严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主动为群众开展代办服务。抓实党员管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坚持“‘小积分’管理‘大队伍’”,充分运用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用积分记录党员言行、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搭建学教新载体。针对群众居住分散、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普遍使用青海方言等现状,成立 “农户小党校”,搭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新平台,把党的政策方针送到群众家中、党的关怀暖到农村党员的心里。
抓脱贫促增收依靠一支“用力”的扶贫工作队
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为排头兵,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加强爱心激励。通过“联点单位帮扶、社会力量捐赠”等多种方式筹建“爱心励志超市”,进一步倡导文明风尚,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扶志扶智。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到村开展推广良种良法、特色种养殖等方面培训,协助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和致富能力。建好基础设施。争取“高原美丽乡村”和生态建设项目资金1600余万元,进行道路硬化、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有效改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条件。争取帮扶项目。认真落实“一联双帮三治”工作机制,协调派出单位投入建设资金320万元,整合其他各类项目资金,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办公设备配备和“阵地增温”等项目。
抓经济奔小康依靠一批“得力”的产业项目
村党支部注重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确保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发展林下中藏药材种植、土鸡养殖等产业。并与帮扶单位签订供销协议,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实施转移就业脱贫。多方协调用人单位,鼓励村民群众80余人外出务工。同时,积极动员闲余劳动力70余人在本村药材种植、土地整理、生态旅游等项目上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争取扶贫、东西部帮扶资金等780万元,实施扶贫旅游项目,充分挖掘将军沟村人文历史,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打响“将军沟”土鸡产品、藏香猪养殖、中藏药材种植等品牌,把游客引进来,把农畜产品带出去,带动乡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村“两委”向金融部门抵押林地面积247。49亩,贷款金额43万元,拓宽林下经济发展融资渠道,提升林业资源资产价值,走出了“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抓制度强治理依靠一组“强力”的长效机制
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和创新治理模式,结合将军沟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焕发党员活力。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和以6个党员代表为主的专门监督小组,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强化责任担当。探索“党员活动日+”模式,利用“党员活动日+专题学习“”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移风易俗。结合村情,制定了《将军沟村移风易俗实施方案》和《村规民约》,成立“一约四会”,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及时更新完善普法教育展板内容,以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警示群众,广大村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