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创新形式 凝聚合力 “法治湟中”建设亮点纷呈
——西宁市湟中县“七五”普法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日期:2018-08-28 浏览量:
一、主要工作亮点
自“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湟中县不断拓宽普法渠道,创新普法形式,进一步凝聚普法合力,全县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工作落实。一是成立了以主管副县为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16个乡镇(街道)和38个政府部门全部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职责、确定时限,累计召开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5次,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二是强化人大、政协监督,制定印发了《湟中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做出了《湟中县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决议》,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目标,加强法律监督,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城乡规划法》《职业教育法》等11部法律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三是每年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和安排,加强过程性检查和年终考核总结,成立法治讲师团,落实法治副校长,组建法治大讲堂和普法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法治大讲堂和普法志愿服务300余次,普法宣传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四是将普法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累计投入普法经费30余万元,设立经费专户,专款专用,保障“七五”普法经费足额拨付到位。五是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公布普法清单,签订普法责任书,明确普法责任主体46个。
(二)以“法律八进”为载体,全面推进普法宣教。一是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县委中心学习组会前学法制度,县委中心学习组学法8次,邀请专家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宪法》《监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治讲座6期;建立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档案,领导干部学法档案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科级单位学法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推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制度,举办全县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核2次,对76名新任副科级干部进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并建立“回访”制度,确保新提任领导干部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法治素养合格达标;组织16个乡镇(街道)和有专业法的33个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专业法考试,参与率达到98%以上;邀请省、市法治讲师团成员及有关专家,举办依法行政、预防职务犯罪等专业法讲座、座谈70余场次;组织全县公职人员参加全省无纸化网上学法用法考试2次,参与率达到了99.67%。二是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以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大村(社区)党员干部宪法、法律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培训,培训达3000余人次,培训率达100%。充分利用党员会、党训班等,办黑板报800余期,捐赠法治教材4万余册,开展“法律赶集”、法治文艺演出20余场次,群众学法呈现多样化。三是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列入《德育工作计划》,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落实法治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法治教育,从政法单位选聘78人担任87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以案说法”“反欺凌”及法治安全宣传教育150余场次。四是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深入甘河、上新庄工业园区等企业,举办法治讲座培训、宣传咨询服务活动26场次,重点对《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职工依法维权法律进行培训宣传,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法治教育,“法律进企业”教育呈现主动化。五是开展“法律进寺院”活动,以宗教活动场所为阵地,建立寺院法律书屋,加强信教群众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宗教事务管理法律法规教育,开展法治讲座、座谈、宣传、咨询服务活动120余场次。六是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充分利用“八一建军节”“12·4”国家宪法日和征兵、部队转业复员等时机,深入驻地部队开展法治讲座和咨询服务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国防法》《兵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县武装部设立了军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公布联系方式,接待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
(三)加强依法治理,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印发了《湟中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工作规则》、《湟中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报酬支付办法》等制度,聘请了14名专业法律人士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全县16个乡镇(街道)、22个行政执法单位、396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两年多时间,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文件审查、行政复议等法律事务80件。二是加大新《宪法》宣传教育,举办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宪法》《监察法》专题辅导报告会、座谈会3期,举办党员干部“学党章、学宪法”主题竞赛决赛1期。深入开展“宪法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寺院”180余场次。积极参加西宁市开展的“学习宪法 尊崇宪法”网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81人获奖,湟中县获得“西宁市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了省普法办组织的“法宣在线”网上学宪法答题,参考率达95.8%,及格率93%。三是制定扫黑除恶、中小学校反欺凌、反邪教、市场整治等方案,大力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2018年上半年在扫黑除恶斗争中,打掉涉恶团伙1个,摸排涉恶线索3条,摸排转化“村霸”4名,实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稳步推进、成效良好的局面。四是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县38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全部建立调解、综治等组织,两年来共调处矛盾纠纷7000余件,调处成功率97%以上;建立健全“四民主、两公开”制度,2017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全面完成,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委员3163人,查处干扰换届选举案件8起,全县180个村、7个社区被考核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诚信守法企业10家、法治示范学校12个,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普法宣教呈现新常态。一是以法治建设“六个一”工程为导向,整合资源,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法治文化墙、法治书屋、法治宣传栏、法治电子显示屏,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广泛宣传婚姻、土地、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民族宗教等法律法规,全县396个村(社区)实现了法治宣传书架、法律服务窗口、法律顾问、法治联络员、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全覆盖,建成了85个法治宣传长廊、5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实现了村容村貌改善和法律进村入社的“双赢”。二是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发掘普法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普法优势,将日常法治宣传、公民常用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法治新闻、普法课堂、普法动态、法治故事等方式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七五”普法以来,湟中普法微博共发普法信息180余条,微信平台发布500余条,同时在《新湟中》杂志开辟了“七五”普法宣传专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微电影、微视频创作,上报作品7个,其中2部获奖。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教材配备,两年多编印“七五”普法指导教材《宪法》《监察法》《青少年依法维权读本》《农民工依法维权实用手册》《环境保护法法律法规汇编》《公民依法维权读本》《湟中县“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等普法教材13.5万册,注重新宪法的宣传,《宪法》做到了公职人员人手一册。四是落实“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制度,坚持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重,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家庭创建的重要指标,推动法治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结合。
二、取得主要成效
湟中县普法宣教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广大公民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全县广大干部与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司法机关严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尊严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司法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事务管理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加强新时代普法宣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新时代普法思维,认真落实《法治湟中建设纲要》《“七五”普法规划》,突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青少年学生、宗教人士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委会干部、社区矫正特殊人群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深入持久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先导作用,带动全民普法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二是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机制。主动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泛接受公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三是继续做好法律触角延伸。充分发挥县法治讲师团、法治副校长、法治曲艺演唱队等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电视、网络、微博、微信、LED等新媒体、新技术应用,推动公益普法、以案释法进一步落实。加强法治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借文化的载体和形式,不断增强宣传效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尤其是向偏远乡村、社区、寺院、集贸市场、厂矿企业等区域延伸,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法不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全面推进“法治湟中”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