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与中国新兴音乐——为鲁艺一周年纪念而写
冼星海
来源:延安精神库 日期:2020-12-15 浏览量:
“延安是中国青年的古城”,“延安也是建立中国新文艺的古城”——这是许多青年人自己说出来的话。延安之所以为延安,并不是偶然的,它的确有历史和时代的背景。尤其在全国反帝反法西斯蒂的今天,它自然地会吸引全世界前进青年的注意。这一座古城现已成为全世界进步青年瞩目的古城,他们在盼望着延安青年的进步,他们在盼望着世界青年学习延安青年刻苦奋斗、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精神。
在艰苦奋斗,惨淡经营里,延安建立了军政训练的伟大场所,培养了千万个抗战勇士。它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唯一的艺术学院——鲁艺。鲁艺的创立,虽然才短短的一年,然而它却尽了它的艺术的职责,培育了相当数量的艺术工作者,并分发到各战区去工作。特别是音乐系,它们在努力建立中国的新兴音乐。
中国新兴音乐酝酿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它煽动着、组织着、教育着群众去争取独立与自由;它发出雄亮的歌声来反抗侵略者;它歌颂着全国团结的力量;它鼓励一切被压迫的民族去反抗。这种雄亮的救亡歌声为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音乐史迹!虽然我国远在周唐两代,近在1920年以后都曾经提倡过音乐教育,但那些音乐教育只不过停留在欣赏或研究圈子里面,从没有领导群众去配合政治、军事斗争,反映时代的需求,加强反封建反帝的力量。
鲁艺音乐系的创立,虽然处在物质条件缺乏和斗争的环境,但它是步步向着建立中国新兴音乐的大路迈进的。学员们不但努力学习,而且结合实际生活努力创作。中国的新兴音乐绝对不是从空想偶然得来,而实在是从民族艰苦抗战的宝贵经验,或从整个民族流血的代价所建立起来的。
在学习期间,师生们创作了三个新型的歌剧:一为《农村曲》(向隅主编),一为《军民进行曲》(冼星海作曲),一为《异国之秋》(李焕之作曲)。还写了两个新型的大合唱:一为《生产运动大合唱》(冼星海作曲),一为《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作曲)。这些作品都比较接近大众,显示了中国新兴音乐的力量。民歌的搜集已在一千首以上,民歌创作也继续不断地产生。在一年的时间内和艰苦奋斗的抗战环境中,能这样地建立起新型的音乐,在全国统算一下,恐怕只有鲁艺能够做到。这不能不说是延安的政治环境给于每一个音乐青年的便利条件。
建立中国新兴音乐,是否只能在延安呢?如果这样武断地说是不妥当的。现在是抗战已进入新阶段的时期,全国的音乐工作者,都需要认定自己的使命,联合起来,推动这重要的工作。如果做到这点,那末,建立新兴音乐,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
今后,我们必须:(一)从实际生活中努力创作新兴音乐的作品;(二)结合创作经验,建立新兴音乐的理论;(三)为着扩大影响,我们要组织和培养更多的音乐干部。从第一项说,我们要创作怎样的新兴音乐呢?我的回答是:以“大众化”为首要任务。音乐要有力量,节奏要明显,通过民族形式和内容来创作民族的新兴音乐。从作风上说,我们第一不要抄袭或模仿欧洲的音乐;第二不要趋向封建的形式和内容,或颓废的作风。创作者可以利用欧洲的曲体来创作中国的新兴音乐,但要有新的和声,旋律性与调性要是“中国的”、民众的、通俗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我国民歌小调、旧剧、大鼓及中国乐器研究做基础。从第二项说,是建立什么音乐理论?我的回答是:我们要有新兴音乐运动的理论,有民族音乐研究(包括民谣、小调等)的理论,有中国和声学的理论,还要有我国古乐研究的理论,也应有西欧乐理的借鉴,这是创立中国新兴音乐的理论基础所要求的。比以上更要紧的是学习苏联新兴音乐的理论和新写实派的音乐理论。我们要从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入手,进而去研究整个东方及一切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的音乐理论。这是需要很长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的。第三项的组织和教育问题,是新兴音乐最实际的一件事。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组织工作和音乐教育工作,中国新兴音乐会永远停留在散漫的状况里。欧洲最初的音乐教育学校是意大利的圣玛利院,它建立在1537年;法国的国立巴黎音乐院,它建立在1784年;德国的柏林国立音乐院,它建立在1822年。我们的鲁艺虽然建立在1938年,但是如果我们理解自己的光荣职责,教职员都能努力去进行组织教育工作,扩大学院的影响,我们鲁艺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鲁艺好比是一朵鲜花,它要能够开花、结果,就需要太阳和泥土。艺术领导工作者就是这种太阳和泥土。我们不仅希望在太阳和泥土培植之下,生出美丽鲜艳的花朵,我们更希望天天有太阳和肥沃的泥土,去培植更多的更美丽的花朵。
鲁艺不怕建立得比西欧各国音乐学院较迟,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是从艰苦的大时代里建立起来,担负着光荣伟大的任务的话,我们不仅可以巩固中国新兴音乐的基础,而且可以走到世界音乐教育的前列。
鲁艺的前途是光明的!鲁艺的后生是可畏的!!
1939年4月29日
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鲁艺文艺录/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延安鲁艺文艺录》编委会.—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