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讲清楚”看文化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8-11-28    浏览量: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论断。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坚定的文化定力,对于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引导人们从正确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讲清楚”中,用“文化积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丰厚滋养”“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沃土”“深厚历史渊源”等词汇,针对性地提出传统文化具有永恒魅力和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在与未来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内在关联,强调中华文化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独特价值,为我们清醒认识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为文化自信找到了源泉和动力。

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一梦想,也比任何时期都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首先,走向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引领和支撑。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指引力,才能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的思想和共识统一起来、力量汇集起来,推动中华儿女同心协力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迈进。其次,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强大文化软实力。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强盛,是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层面实现整体发展。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拥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变化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其他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矛盾变化必然引起连锁反应。解决这一矛盾,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自信和繁荣。一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发达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塑造。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引领。中华文化不仅塑造了社会的整体文明和精神风貌,也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个性和个人品格。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文化的强大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注入灵魂,提高生活质量。

文化自信关乎民族精神独立、关乎文化安全、关乎国运兴衰。随着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越来越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威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经济压制、军事围堵和文化渗透,压缩我们和平发展的空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方式的文化渗透和价值理念侵蚀,粉碎各种意图通过降低民众的文化认同、最终在思想领域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维护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四个讲清楚”就是让世界明白,中国5000年文明积淀形成的“和合”文化基因,“以和为贵”“天下太平”的和平理念,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优良传统,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这种深厚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必然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必然采取开放的姿态和行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逻辑统一,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实践自觉的要求。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等,以及改革开放40年辉煌历程,都证明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仅不会给世界带来威胁,还会给世界带来发展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讲清楚”,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联系起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5000年文明贯通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通起来,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根基与底气,丰富了文化自信的内容。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出的思想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先哲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对化解当今世界难题具有重要启示。譬如,“天人合一”观念可以有效化解世界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观念对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实践的文化结晶。几千年文化传统积淀形成的天下为公、爱国为民、舍己为人、杀身成仁、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天然构成了革命者精神世界的文化基因,成为投身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奋斗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和高尚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雷锋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武装下,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实践进行的伟大创造。这些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通过教育引导,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方向,也是“四个讲清楚”的题中应有之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属性,文化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就无以附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伟大实践,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和创造实践的生动体现。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把三者统一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继承革命文化,同时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两创”的旗帜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不是文化复古主义,相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传承创新,通过转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和定力。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四个讲清楚”,究其本质就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即通过全面的、客观的视角分析传统文化,将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厘清什么该继承,什么该抛弃;通过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弄懂怎样结合时代扩展内涵,怎样贴近群众创新形式。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要深入挖掘、重点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重点揭示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之处;重点讲清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记忆和心理积淀;重点讲清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在凝聚民族精神、锤炼民族意志、塑造公民品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讲清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使人们真正日用而不知;重点讲清传统美德是涵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重要源泉,在实践养成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坚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和文化服务亲和力。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提出具有中国智慧、反映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强化文艺创作生产,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寓于其中。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坚持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和营养,增强中华文化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通过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进博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和载体,主动发声,讲好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讲好中国历史、中国传统、中国国情,讲好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行动和贡献,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