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人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8-03-15 浏览量:
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提高全党全社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物轻人”倾向,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这极大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极大地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也极大地继承发展了我们党的建设思想,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难以估量。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抓人才工作的意识,天下皆才而满目无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增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人才意识放在首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提高全党全社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在人才发展理念上,要加快从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转变;在人才发展治理上,要加快从政策规范向法律规范的转变;在人才发展模式上,要加快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转变;在人才发展重点上,要从优先考虑规模扩张向重点关注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在人才工作开放上,要配合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把人才国际化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增强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只有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激励广大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从国内看,我国发展进入了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关键靠人才支撑。必须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物轻人”倾向,既要重视资本,更要重视人才,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人才看,我国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人才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强,顶尖人才匮乏,人才管理体制不顺,人才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都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和配置低效,影响了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发挥,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采取切实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将突出五大重点:一是建设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二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五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把科技创新在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我国科技工作的新任务,明确了科技工作的新方向,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根在基层,重在落实。”针对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创新环境不优等问题,全国各地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提出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大力增强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广东前海创立三大机制:即创立一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与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的机制;创立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创业受到鼓励的机制;创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使每个人的创造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一朝致富”。又如,汇聚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人才。上海加大引进海外创新人才的力度,注重实行“三个转变”:从引进国内人才为主转到引进国外人才为主;从引进国外一般人才为主转到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为主;从只注重引进人才转到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再如,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加快“去行政化”“去官本位”改革步伐,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后来,在多次科技、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体现了国家人才战略的全球化发展思路。
国际人才集聚政策的演进趋势,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关注人才环境。引才由政府主导转为市场驱动,政府从台前转至幕后,为创新创业和人才成长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二是构建人才网络。人才引进不再是简单的“引进来”,也包括“走出去”。注重就地利用海外人才,强化构建国际人才网络。三是创新人才激励。综合审视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点,设计相对有效和公平的激励体制。四是注重人才扎根。制度建设从“短期引进”转向“长期使用”和“永久扎根”,让人才“适应水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人才开放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要引进外国人中的高端人才。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层次,是要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以吸引留学人员为主的“千人计划”,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必须注重质量、继续推进。第三层次,是要引进海外华侨特别是新华侨中的高层次人才。
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根本上又是制度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当前人才制度改革,首先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急需在四个方面力求大的突破: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方面力求大的突破;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方面力求大的突破;在保障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方面力求大的突破;在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方面力求大的突破。其次,要改革人才工作机制。应从六个方面把握改革重点: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进培养支持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点聚焦专业人才,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调育人模式,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二是在人才评价方面,重点是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根据人才不同类别,分别实行学术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三是在人才流动方面,重点畅通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四是在人才激励方面,重点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五是在人才引进方面,重点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六是在投入保障方面,重点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再次,重点解决三块短板:着力解决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问题;着力解决人才评价中“三唯”问题;着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问题。
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这为建立人才工作治理体系、加强人才的科学管理指明了方向。
提高党管人才水平,当前主要从五个方面努力:一是确立党管人才是战略管理的定位。党管人才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确定战略理念、制定战略目标、构建战略体制、选择战略工具等。二是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法律法规体系。四是抓紧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考核机制。一方面,改革党政机关绩效考核内容,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一把手政绩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建立责任追究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应追究领导责任。某一部门、某一地区搞任人唯亲、浪费人才、埋没人才,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等严重失误的,追究领导责任。五是党管人才原则要适应对外开放新趋势。党管人才,不仅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而且要有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人才战略呈现外向化,是我们党在人才方面具有世界眼光的表现。这是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需要,也是学习应用先进的世界知识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