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闲差”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日期:2019-03-07    浏览量: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少数干部乘着机构改革东风,顺势而下,主动提出去清闲单位工作。这种现象在差额竞争下由“正”转“副”的领导干部中尤为明显,一时间往日无人问津的“闲差”成了诸人竞相争取的“肥差”。

“闲差”变“肥差”,不能简单归因于职位变动后的“闹情绪”,反映了少数干部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精神状态,是典型的为官不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对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担当作风卡位更高、要求更严,违规的风险和成本也应势上涨。反腐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结党营私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当官的“油水少了”。领导干部心恋“闲差”,不是主动让贤,而是借机卸任,希冀换地养老,做清谈客。这种不顾大局,不敢担当的做派,不只影响领导干部本人,还会上行下效,削弱党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降低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要坚决予以整治。

选择当干部,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担当。“当官不自在,自在莫为官”。世上就没有只当官不干活的“闲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广大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要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可目光短浅、因私废公,过于强调个人利益。要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公心,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把好政治方向,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强化责任担当,面对艰难险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动真碰硬的狠劲,敢于涉险滩、勇征腊子口,不能知难而退、独享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