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花开赛牡丹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来源:西宁晚报    日期:2023-12-05    浏览量:

  “我们这里的土质好,种出来的土豆(又名马铃薯)个头大,口感软糯,很受市场欢迎!今年的土豆长势较好,农民增收致富就靠这个‘金蛋蛋’了。‘洋芋开花赛牡丹’!”村民王金兰开心地说道。马铃薯从“温饱薯”向“致富薯”是怎么转变的?马铃薯生产的“主力军”又在哪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湟中区找到了答案。近年来,湟中区坚持把马铃薯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以“种薯繁育、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品牌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新高地,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的希望,另一头却连着乡村振兴的梦想。

  繁育基地“造”出更多优质原种

  “一粒种子就可以改变世界”。湟中区为了将种薯作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近年来,依托鲁沙尔镇的区位优势,实施“区域发展、种薯先行、科技兴薯”举措,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完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种薯繁育体系。在大源片区建成0.1万亩一级种薯繁育核心区,周边乡镇建成10万亩马铃薯种植辐射区,推动马铃薯从“温饱薯”到“致富薯”转变。全区年建立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0.3万亩,脱毒种薯生产基地2.2万亩,年扩繁试管苗50万株、生产微型薯150万粒、优质脱毒种薯6万吨;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左右,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

  马铃薯种植处处彰显“科技范”

  科技的发展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增添了“羽翼”。近年来,湟中区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带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筑牢马铃薯产业发展根基。先后引进青薯2号、9号、10号、通薯1号、陇薯6号、甘农薯9号、闽薯1号等新品种进行示范,为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推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示范推广全膜覆盖旱作节水技术9万亩、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22.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技术22.3万亩;同时,引进黑白相间双色地膜、水肥一体化、根基追肥施肥器等新设备、新材料用于马铃薯生产,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507万亩。其中,双色膜1.5万亩、水肥一体化0.07万亩,根基追肥0.01万亩。

  小土豆种植处处依赖“最强大脑”

  青海人常说:“洋芋开花赛牡丹。”这样的农家谚语其实饱含着农人们对马铃薯的一种偏爱。近年来,湟中区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员+乡镇+经营主体”的服务新途径,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集中调度与定点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委派37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12个乡镇,不间断地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帮助种植户及时发现、解决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管理隐患及遇到的个性化、集中性问题,为农业生产“把脉开方”。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补助项目、西宁市农业产业发展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3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水平;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举办马铃薯特色产业技术培训专班5期、受训农民235人次,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助力全区农业增效。

  品牌建设助力小土豆成为“薯”光产业

  让小土豆成为“金蛋蛋”,就离不开品牌的加持。湟中区注册了“圣域”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云谷红”“隆口”“深眼窝”“庄稼汉”“壮指头”等企业商标;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全部实现马铃薯绿色生产;湟中区云谷川马铃薯基地入选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经营主体也随之壮大。目前全区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经营等模式,成为马铃薯生产“主力军”;依托项目建成马铃薯贮藏窖417座,组装式冷藏库123座,总贮藏量可达6.3万余吨;带动全区马铃薯外销到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内蒙古等省区,鲜薯销售量约15万吨、实现产值达3亿元。(记者 王琼)